戊戌狗年伊始,的士問題 再次被擺上議事桌,這有兩方面要探討,一是的士宰客、濫收車資問題依舊,二是100個電動的士牌照本月10日開標。在此,我們必須重申,站在環保角度,絕對支持政府推動環保交通工具,亦認同電動的士在本澳可發揮所長;但問題是,業界批評政府是次招標倉猝、事前沒有諮詢,說來就來,且不二價沒得商量,我們不禁會聯想,修訂《的士規章》說了十年,當局仍在研究中,那為何引入電動的士,又如許高效,一步到位? 實在難怪的士業界對於交通局是次電動的士招標有怨言,交通局上月8日召開記者會,但表明本月8日截標,本月10日開標,才不過一個月時間,業界那來時間準備。 再者,業界又批評交通局指本澳有九款電動車型號獲核准,並符合承投規則,但實際上只有兩款符合承投標準,惟一款車價80萬元,另一款30多萬元,業界那敢花80萬元買一輛「搵食」電動的士去「試驗」,結果就只得選一款內地型號電動車了,業界質疑,這當中有否「貓膩」?有待公眾評價。 與此同時,治安警察局公布數字,當局在上月14至17日農曆新年,在打擊的士違規方面共錄得133宗,其中濫收車資92宗及拒載28宗,即濫收車資平均每天23宗,這是有紀錄個案,沒報案不知仍有多少,難怪入境旅客大喊澳門的士無良了。 的士違規這「破事兒」早已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連交通局的頂頭上司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去年底稱,他自己搭的士亦「領過嘢」,更深層次問題是,司長指:「我哋啲稽查(屬治安警)個個都入過醫院!」為甚麼稽查會入醫院?司長沒明言,但常理推斷,應該是稽查執法時與對方有肢體碰撞而受傷。司長又指,他和的士團體溝通,「叫佢哋啲的士司機行為盡量好一啲,因為對於澳門的印象是非常差!」雖然電動的士招標與的士違規,表面看是兩件事,但實際和公眾息息相關。公眾多了百部電動的士乘搭,當然是好事,但車廂寬敞了,空氣改善了,如果的士司機依舊宰客,乘客又可以怎樣? 2008年交通事務局成立並組成交通諮詢委員會,首次會議就是討論《的士規章》修法,業界質疑,規章不過幾十條,十年都沒法完成,說得過去嗎?但推動電動的士招標,又快到一個月殺青!在此規勸特區政府,官員兩極化處事,實非萬民之福,亦對政府形象,造成深遠影響。
於自己未來就業前景和薪酬,大學生有何看法?就讀餐飲管理系大一的黃同學稱,自己未來希望從事廚藝行業,預計屆時畢業後薪酬可達20,000元水平,亦會注重工作發展前景。 就讀葡語專業的歐陽同學稱,希望自己畢業後薪酬可達「兩萬零」,但坦言更加看重工作與學歷相關及自身興趣,「人工夠生活就OK 」。 畢業後順利入職中學任教的朱小姐表示,自己薪酬超過中位數,眾所周知教師的福利待遇不錯,但身邊亦有很多同學畢業薪酬只有10,000出頭。朱小姐認為,澳門不少行業的薪酬仍然停留在博彩業起飛之前水平,加上大量外地僱員競爭之下,總體薪酬水平被壓得很低。 應屆畢業生往往都會遇到一個難題——「唔知搵咩做」。對於時下年輕人的求職心態,李靜儀認為,時下大學生很多都處於迷惘階段,不知自己未來應向哪個方向發展;亦有很多年輕人願意投向「技術」方面,如咖啡師、蛋糕設計等,其實,政府或社會民間團體應舉辦更多活動或介紹,讓年輕人清晰自己未來發展路向。其實,很多年輕人有很多想法,等到「學有所成」,都願意去「試下、闖下」,可能等待的,只是一個機會。
特區財政儲備去年投資收益220.7億澳門元(下同),年回報率達4.8%,令澳門財政儲備資本金額截至去年12月底按年增長11.7% 至4,900 億(初步估算);其中基本儲備1,279 億,超額儲備3,621 億。 澳門金融管理局稱,按資產類別分析,由於年內加大股票巿場資產配置,加上受惠於環球及內地A股市場攀升,因此來自股票投資收益約佔整體收益的70%,達151.1億元。債券投資方面,基於年內預期利率將持續上調,因此適度降低債券組合佔比,使2017年債券組合錄得45億元收益。 為進一步落實投資多元策略部署,貨幣市場資產佔比有序減少,按實際利率水平適時分段投放;受貨幣市場利率上升支持,年內存款利息錄得41.5億元收益。倘計及對沖外幣匯價風險成本支出所錄得的虧損16.9億,年內共錄得投資收益逾220億元。 展望2018年,由於主要金融市場資產估值已達到甚或處於歷史新高,且市場或低估一些政策風險,可能隨時引致資產價格調整。 同時,初步預期美國聯儲局將繼續其利率正常化進程,或將直接影響環球債券巿場價格走勢,引致外匯、股票巿場波動。澳門金融管理局將密切監測環球金融巿場的動態,做好風險管理,為儲備投資作相應規劃部署。
今年1月參團來澳旅客按年大幅上升41.4%至75萬5,000人次, 主要是中國內地團客增加,今年1月達60萬3,000人次,增加49.8%。 參團來澳旅客人次連月上升,旅遊業議會理事長胡景光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稱,主要是近年增加了不少來自內地的會議團來澳交流,令內地參團旅客有所上升。他相信,本澳今年旅遊業景況依然樂觀。 胡景光受訪時表示,近年愈來愈多內地公司來澳舉行會議交流團,帶動整體參團數字上升。他又指出,類似的會議團一次的人數可能高達千人,而且他們大多數是大型公司,員工都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比一般內地旅客消費能力較強。他認為,除了以上因素,加上本澳大型基建落成,如港珠澳大橋等,相信澳門今年旅遊業景況依然樂觀。 統計暨普查局昨日公布今年1月參團來澳旅客資料顯示,除來自中國內地團客大幅增加49.8%外,來自韓國團客亦有50,000人次,上升13.5%,來自台灣地區團客47,000人次,亦錄得41.0%的升幅。 另外,1月份酒店及公寓住客共117萬6,000人次,同比增加12.9%。來自中國內地的住客81萬5,000人次, 增加20.0%, 韓國52,000人次,亦上升37.2%;香港10,200人次及台灣地區40,000人次則分別下跌19.5%及1.1%。入住率方面,平均為90.3%,按年上升8.7%;五星級93.5%,四星級91.9%分別增加10.0%及9.6%。
氹仔輕軌車廠上蓋建造工程再起波瀾,工程項目早前判由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有限公司中標,但落標的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認為評標委員會,對《審查和評分標準表》 第4.1項和第4.2項規定的標準作出錯誤解讀,存在違法瑕疵,向中級法院提起司法上訴,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昨晚公布,中級法院合議庭裁定司法上訴勝訴,撤銷判給行為,政府需重新計算之前七間投標公司的標書得分。早前當局透露輕軌氹仔段明年通車,相關計劃未知會否受是次風波影響。
俾利喇街龍園躍龍閣昨(1)日晚上發生升降機門夾人意外,傷者為本地一名12歲男童,經到場救護人員查看,男童右大腿懷疑骨折,被送往鏡湖醫院治療。 消防局消息指, 晚上8時50左右接報,俾利喇街龍園(躍龍閣)15樓發生一宗升降機夾人意外。消防隊員接報到場後,發現現場有一名男童下半身被升降機門夾住並吊懸於半空。 其後升降機公司人員到場,消防隊員與升降機公司人員合力將該男童救出。 經救護員檢查,男童右大腿懷疑骨折,由消防救護車送往鏡湖醫院接受治療。 據現場消息指,案發時受傷男童與父母外出回家,當步出升降機時突然被夾住,升降機一度向上升令男童離地懸在半空及受傷。消防並已將升降機意外事件通知工務局人員,事件起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劉凱輝攝)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昨日(2月28日)落幕,新華社於昨日傍晚公布《十九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下稱《公報》),當中指出,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以及十三屆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並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並將方案部分內容提交本月5日開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 其中有關黨和國家機構的改革廣受外界關注,今次《公報》 具體披露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目標、指導思想、首要任務、重要任務等內容,將成為中央政府未來多年的重要改革藍圖。
「雙非孕婦」(夫妻均非本澳居民)在澳生產雖然沒法取得本澳居民身份資格,但由於在本澳醫院設備優良且生產的費用非常低廉(與香港相差約40倍,較內地醫院還低少許),加上香港2013年推動「零雙非」,以及內地2016年開放二孩政策,是以過去幾年,不斷吸引一大批不選擇在香港生產的孕婦來澳分娩,平均每年約有900多名非本澳居民在本澳醫院分娩。 衛生局鑑於愈來愈多「雙非孕婦」佔用本澳日益緊絀的醫療資源,昨日發布有關「雙非孕婦」在澳分娩的新收費標準,希望把本澳醫療資源集中服務本澳孕婦,同時紓緩本澳沉重的醫療成本壓力。不過,雖然「雙非孕婦」新收費急升九倍,但仍然較香港為低,相信對於有經濟能力的一群,本澳依然有一定吸引力。
早前有傳媒揭發路環黑沙村「大王廟」對開一個約30,000呎魚塘懷疑被人非法填平。繼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前天(27日)坦言不知情但會跟進後,土地工務運輸局昨日表示,今年初巡查時已向非法佔用人發出禁止施工令,惟對方不但沒有理會,反而加快有關違法工程,昨日再次派員到場進行證據蒐集。 現場有村民向本報記者表示,工程開展前,大部分黑沙村居民均齊聲反對,無奈該魚塘不出兩、三個月就被填平。亦曾聽說該地會用作興建足球場之用,但真正用途不得而知。至於誰人操作填平魚塘、有否集團背景等關鍵資料,目前仍在了解中。 路環土地亂象頻生,工務局昨日表示,當局長期跟進打擊路環黑沙村內違法工程及非法佔地情況,並已開立多個卷宗,派員到現場進行資料搜集和取證工作,以及跟進相鄰水體被填平事宜,拍照記錄現場實況、核對地籍資料及現場被非法佔用之範圍等,隨後將依法開展預審聽證程序。 工務局又指,根據資料顯示,黑沙村現場被用作擺放工程雜物、建築機械及貨櫃、近馬路位置建有金屬支架,同時以圍網或圍板將地段圍起,地段內並有一間兩層高空置鋅鐵棚屋等。 幕後集團懶理工務局局方人員於今年初進行巡查時,發現該處狀況有變化,現場正進行無准照的平整工程,同時發現非法佔地面積有擴大跡象。因應上述情況,局方已先後於1月22日及24日,對相關違法工程發出暫停工程令及禁止施工令,阻止非法佔用人繼續進行非法工程。然而,違法人沒有理會禁令,反而加快有關違法工程,包括將黑沙村16 號前地相鄰水體填平。 工務局強調,會繼續打擊違法工程活動,經初步核查資料,有關個案更同時涉及非法佔用國有土地,局方會依法跟進處理,並會要求有關責任人恢復該處原有地貌。 村民齊反對亦作「無用功」本報記者昨日深入黑沙了解事件,其中一名村民駱先生表示,上址被填平土地以往為一塊農地,約在20年前,以前的村長在那裡開挖魚塘,作養魚之用。後來村長過身,村長太太將土地賣給建築商,但他指賣了給誰人、之後有沒有再轉賣就不得而知。據他所知,起初買家買入該地是為了興建休憩設施或耕種用途,亦曾聽說過會興建足球場,但真正用途不得而知。 事涉「大王廟」營運公司? 他續稱,大約在半年前,村民知悉填地工程即將展開,由於黑沙村路少兼狹窄,工程期間不時會有大型工程車經過,怕造成危險,所以大部分村民均齊聲反對工程進行。駱先生無奈表示,雖然村內所有人都希望可保留該魚塘的原有風貌,「但我哋點反對都冇用,塊地都賣咗畀人。」只希望他們不要在那起高樓。後來買家另覓通往該地的新路,「間中填下地,用了兩、三個月就填好了。」另外一名村民(外籍女士)向記者表示,該地以往為一個漂亮的魚塘,也沒有紅色大閘圍住,約今年初,有人很快就把魚塘填平。她估計是「大王廟」的營運公司想吸引更多人流前來觀光,所以把地填平,起一些如足球場之類的設施,又或者是在那裡興建樓宇出售。
本澳經濟增長強勁,去年全年澳門經濟實質增長9.1%,終止過去三年的經濟收縮。去年本地生產總值為4,042億澳門元,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62萬2,803澳門元( 約77,59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