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澳門原創機械人「天機1號」的安信通科技(澳門)公司,昨(26)日與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在中山火炬職院設立「天機機器人學院」,由安信通行政總裁韓子天與中山火炬職院院長王春旭代表雙方簽約。韓子天表示,產學研究合作將能發揮雙方在職業教育範疇的優勢,在機械人領域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共同打造人工智慧與機械人相關特色專業。 安信通的機器人科研團隊將為學院提供師資、實驗室、產學研等教研支持,聯合設立會展機器人、機器人自動製造與維修、機器人導航與遙感等三個新專業,共同開展機器人教學、科研、產學研、實訓等工作。另外,安信通將於今年4月推出全新家用養老機械人「小馬哥一號」,據韓子天介紹,新機械人可提供長者養護、家庭監護、應急情況警報、提醒食藥等功能。 澳門科技大學學生宿舍採用一部「服務機械人」、「天機1號」執行簽到工作。「天機1號」融合逆向二次身份識別、人臉識別及語音對話功能,學生只要站在數米內的識別範圍,一、兩秒便能成功被系統識別,成功簽到;至於不在系統中的「陌生人」,「天機1號」便會即時高呼「有陌生人」,令當值看更留意。
由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及澳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澳中致遠創新創業大賽」暨「科技圓桌論壇」,於昨(26)日下午在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發布會。 大賽籌備委員會主席崔世平(圓圖)表示,為促進本澳產業多元發展,助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冀望透過賽事發掘創新創業人才,選拔創業精英,拓展發展機遇,協助有志創業青年啟航邁向全球,逐步形成一個「扎根澳門、立足灣區、鏈接中葡、邁向國際」,集交流,競爭,學習,融資對接等功能創新創業多元化平台。 大賽籌備委員會副主席林家偉指,賽事即日起至3月30日公開徵集參賽項目,並將由行業專家及專業創投人士組成評審委員會為參賽項目進行初審,最終選出15個項目參加5月15日在澳門科學館舉行的總決賽,而「科技圓桌論壇」亦在同日下午在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 現場有志參賽人士梁先生表示,本身從事生物科技範疇,有志投身創業行列,過去澳門較少類似大型創業比賽,今次比賽機會難得,相信有不少「高手在民間」,希望透過比賽了解各地創業團隊水平,互相交流吸收經驗。另外被問到創業困難方面,梁先生指,在創業的開始階段會較為困難,但亦樂見政府及相關機構也不斷加大力度,為創業青年提供場地、資源等較硬件設施。
一名內地男子來澳在路氹一賭場賭博,手氣不錯,連本帶利贏了50多萬港元,將50萬港元籌碼兌換成現金後隨意用紙袋裝載鉅款返回酒店房間,被一名美籍華裔男子窺見,覬覦鉅款,尾隨內地男子進入電梯後用胡椒噴霧噴灑事主面部趁機搶劫,事主抱緊現金不放並呼援,力保不失,疑匪事敗不敢再追,若無其事乘坐電梯返回酒店高層其客房。司警接報調查,其後在酒店一間餐廳截獲涉案男子,即場在其身上搜出三支胡椒噴霧,昨日上午被司警以「搶劫」及「禁用武器」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港珠澳大橋」年內將通車,該項世紀工程與澳門息息相關,故引起社會多方關注,更有內地旅行社推出「賞橋團」,並滿團出發,可見外界非常期待大橋的啟用。大橋啟用而受惠的珠海橫琴區,最近再度受到很多本地及外地買家關注。 作為唯一和港珠澳大橋相連的自貿區,橫琴一直吸引一眾各地買家的目光。當地樓價已較多年前有倍幾升幅,而隨着自貿區及會展中心相繼落成,投資者相信現時仍有「水位」可入巿。 早在去年中開始,有珠海地產代理表示,現時有七八成睇樓客均為港澳客。而巿場估計,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相信將有更多的投資者關注橫琴樓巿。珠海市於2016 年10月收緊「限購令」,其中一項條款列明,非該市戶籍居民須繳納連續五年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導致入市門檻變得嚴格。但橫琴發展商紛紛「變招」,推出商業大廈改裝而成的服務式住宅而不受「限購令」管制,故港澳人仍循此途徑投資住宅。 對比周邊廣州及深圳兩大一線城巿,珠海目前樓巿是最炙手可熱的是二三線地段物業,故不論是購買力不高的普通市民,抑或是具財力的投資者,也覬覦橫琴樓盤入場費低,投資掣肘較少,而爭相入市。皆因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樓價,層於兩三年內急升,由每平米方一萬元,升至現今四萬元以上。而未來相信隨著珠海配套設備漸趨完善,升幅預料應亦差不多。 目前想在澳門買330 萬元左右的單位選擇實在不多,不是殘破不堪,就是周邊環境欠奉,而作為本澳後花園的橫琴目前就能夠提供這些價位的新樓盤。橫琴自貿區目前除「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此一大型旅遊項目已落成啟用外,其餘大部分土地均處在建工程中,故暫時該區的居住環境一般,惟數年後相信隨著寫字樓及產業園落成,橫琴將有一番新景象,開發需要過程,所以在三至五年後橫琴住宅價格要漲到每平方米人民幣六萬至八萬元的話,是有可能的,但未來一至兩年則可能有些難度,皆因投資要走長線。 另外,深圳及中山市政府於2016拍板興建貫穿兩地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目前已動工興建,料落成後由深圳40分鐘便到達珠海,這亦是整體橫琴樓價獲睇好的因素之一。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26 )日早上續議《職業介紹所業務法》,三常會主席黃顯輝會後介紹,委員會已完成有關法案60條條文的討論,當中亦有多條法案存在爭議性,包括第32條第八項「禁止職業介紹所向逗留在澳的非本地居民提供職業介紹服務」。 三常會主席黃顯輝指出,相關條文只禁止「職業介紹所」向在澳的非本地居民提供職業介紹,但如果非本地居民在澳門以其他途徑尋找工作,又會否與本法有衝突?三常會建議政府應清晰例明其中的細則。 另外,三常會亦就《職業介紹所業務法》法案中多條條文提出質疑,包括「職務工作場所」、「過度期」、「保安措施」及「外地僱員的身體檢查」等。黃顯輝表示,將會向立法會主席提出延遲討論兩個月,而法案現已交予顧問團隊,期望於3月下旬能與政府部門進行相關討論。黃顯輝稱,如相關業界對法案有疑問,可於3月12 日或之前以書面方式向三常會提出意見。
MTel電信有限公司昨(26)日假萬豪火鍋舉行戊戌年傳媒新春團拜,公司行政總裁徐德明(圓圖)致辭表示,MTel計劃開展以光纖網絡傳送 5G流動通訊的研發項目。按牌照要求 MTel於今年底的光纖網絡覆蓋率要達到全澳 99%,截至今年1月底,澳門半島、氹仔、路環三區的住宅大廈覆蓋率分別為82%、87% 及77%,預計路氹區的覆蓋率可最先達標,澳門區則因道路工程協調,需至年底才達標。 他又指,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建造期間,MTel全光纖線路同步鋪設,因此亦將與港珠澳大橋同步開通。 徐德明稱,MTel總部新址如期於本年2月8日遷入,新址位於青洲工業園區勵澳工業大廈頂層全層,單一平面超過60,000呎,提供充足的辦公室、通訊機房、數據中心、運維中心空間,可容納數百個電腦機櫃及高規格的後備供電系統,為公司日後下一代雲計算服務,進一步發展作好準備。(袁金秀攝)
中國距離上次修憲(2004年)已有14年之久,官媒新華社昨日下午發出重磅消息,公布中共中央委員會《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當中提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部分,加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時建議修改憲法第79條第三款,刪除國家主席、副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文字,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此外,修憲建議中又提到增設「國家監察委員會」、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國家主席及副主席應公開進行憲法宣誓等內容。修憲建議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下月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審議。
經歷近三個月的寒流及流感肆虐,雖然近日氣溫逐漸回升,但衛生局指出,本澳近期流感活動有所緩和,惟仍處於流感高峰期,加上今年發生在教育機構的群集性流感樣疾病事件已累積超過50宗,為迎接一個清潔校園及阻止病菌在校園散播,原來本澳不少學校在春節長假期後復課前,已進行一輪「嚴打」病菌的校園大清潔活動。 被喻為「全澳最迫」位於北區的菜農子弟學校,據該校校長王國英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在去年尾至今年初流感高峰期間,每天平均有五至八名學生出現低燒、咳嗽等感冒症狀,萬幸沒有出現流感確診個案;而為了今日復課,早前動員全校師生進行大清潔,前天周末更由校工進行二輪清潔,為這個「全澳最迫」學校打造一個健康環境。
衛生局表示,根據最新監測資料,近日本澳流感活動雖有所緩和,但仍處高位,衛生局正密切留意有關情況。 衛生局資料顯示,本月22日至24日,仁伯爵綜合醫院平均每日流感樣病人就診人數和在就診者中的比例,成人分別為43人(佔6.5%),兒童分別約為43人(佔28%),顯示流感活動情況有所緩和,但仍處高位。仁伯爵綜合醫院和鏡湖醫院急症平均輪候時間已進一步回落至約一小時,仁伯爵綜合醫院住院病床佔用率約90%,鏡湖醫院住院病床佔用率約70%,均和平時水準相若。 由今年1月1日起累積至本月25日中午12時,共有46例流感伴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病例,當中80% 沒有接種流感疫苗;而46例中九例沒有住院,27例已出院,三例死亡,七例仍在留院,其中兩例危重,五例病情穩定。今年1月1日至今,本澳流感相關危重病例和死亡累積發生率,分別為每十萬人口0.93 及0.47。 新增死亡病例為一名68歲男長者,患者於本月8日發病,13日入住鏡湖醫院,19日轉仁伯爵綜合醫院並使用呼吸機治療,診斷為雙肺肺炎、肺炎鏈球菌敗血症,呼吸道樣本乙型流感陽性,於前天(24日)凌晨治療無效死亡。死亡及危重患者均沒有接種「2017-2018年北半球冬季流感疫苗」。
民政總署持續舉辦「漫步澳門街—認識澳門」活動,推動市民參與社區,從不同面向加深認識街區。民署今年推出新路線—「圍」、「里」生活風情,將於3月及4月舉行專家導賞團,由本澳著名學者擔任客席導賞員,帶領參與者從學術層面深入了解身居的澳門。 新路線行經之景點包括:六屋圍(福六里)、苦力圍(聚龍里)、福榮里、玫瑰里(聚龍通津、騎樓街)、永福圍(永慶里)及茨林圍。民署將在下月17日及4月7日舉行導賞團,邀請本澳資深學者邢榮發和呂澤強擔任客席導賞員,讓參與者感受舊日生活和老澳門街。 據民署資料顯示,「圍」、「里」是澳門現存最小層級的道路,往日居民大多生活於此,他們在公共空間擺放桌椅吃飯、遊戲、聊天,故此,鄰居之間有著緊密的接觸與聯繫。該路線將串連一系列現存富有特色的「圍」、「里」,讓居民憶起昔日的生活風情,重拾過去的集體回憶。 至今「漫步澳門街—認識澳門」共有19條路線,按照不同主題並結合澳門的重要歷史、人物與國家和本土文化等元素進行整理,讓居民從參觀中對自己生活的社區有更深體驗,並感受街道豐富的人文價值。 各路線的資料詳情小冊子可於澳門基本法紀念館和公民教育資源中心索取。各路線的資料已上載至《澳門街道網》和手機應用程式https://macaostreets.iacm.gov.mo/c/info/defaul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