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警昨日發出警情通告,指近日接獲五宗電話詐騙案件,當中大部分受害人是本澳的大專院校學生及中學生,被騙金額達18萬7,000元澳門幣。司警呼籲各位老師、家長及同學務必提高警惕,慎防受騙。 有被騙事主報稱,自己接獲來電號碼字頭為「+853 」的電話,對方自稱快遞公司及內地公安機關人員,稱事主的包裹內含違禁品、已被內地公安扣查,並指事主涉及刑事犯罪,要求事主提供個人身份資料和銀行賬號,以及按指示進行匯款。 司警提示市民,本澳或內地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均不存在電話辦案或要求轉賬的做法,如果有人要求作出以上行為,一定是電話詐騙,市民懷疑遇到電話詐騙或其他犯罪時,應立即向警方求助及報案;如有相關查詢或舉報,可致電司法警察局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 7777或報案熱線993。
一名本澳女子攜帶俗稱娃娃魚、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大鯢」經拱北海關出境時被查獲,案件由緝私部門跟進調查。 拱北海關昨日透露,涉案女子前天 (1日) 下午提著兩個膠袋快步通過海關「無申報通道」,值班關員見其行為有異,將其截查後,發現兩個塑膠袋分別裝有一條外型特別的魚,約有手臂粗,表皮棕褐色帶有深色斑點,頭部扁大,還長著粗短四肢,跟俗稱「娃娃魚」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十分相似,女子起初辯稱是塘鯴魚,其後改口承認是娃娃魚,在斗門以每斤人民幣 100元購入。 拱北海關表示,攜帶瀕危野生動植物出入境,必須持有國家瀕管部門出具的證明,並主動向海關申報,走私瀕危野生動植物會受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兩棲動物,因叫聲像嬰兒哭聲被稱為「娃娃魚」,由於經濟價值大和環境質量下降等原因,「大鯢」現存野外種群數量很少,目前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和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拱北海關圖片)
澳門首條跨海大橋—嘉樂庇總督大橋(舊大橋),自從1974年通車至今一直承擔著來往澳門與氹仔交通重任,雖然現時跨海往返澳門和氹仔的巴士路線眾多,但仍有不少民眾喜歡選擇從舊大橋步行,他們中大部分人不知道在大橋行人道步行來往,須遵守與汽車逆向而行的法規,否則違反《嘉樂庇大橋、友誼大橋及引橋規章》,可被科處澳門幣500至2,500元罰款。因此,市民建議加強宣傳,在大橋兩端入口裝置指示牌,以確保行人過橋安全。
過去十年中的幾個國際五一勞動節,可說是影響本澳深遠的大節日。2007年的五一,發生治安警「抽水哥」向天開槍事件;2008年五一前兩個月,政府為求平息民怨,破天荒向居民發放現金分享;詎料平靜了一年的2010年五一,爆發更為激烈的射水炮、警民衝突及記者受傷事件。然而,隨著社會矛盾逐步化解,昨日的五一勞動節,雖說是在「平靜」中度過,但仍有多個團體發起遊行,向政府表達不同訴求……
治安警發言人昨日稱,昨日的五一遊行,共有三個遊行隊伍,總數821人表達訴求,警方出動250名警力維持秩序,遊行隊伍中午12時開始分別於友誼大馬路、關閘廣場及城市日大馬路集合,在下午2時30分至4時陸續出發,其中一個團體前往中聯辦遞信,最後三個隊伍均派代表到政府總部遞信,所有遊行團體在和平理性下表達訴求。 對於有遊行團體代表指,有準備參與昨日遊行的成員未能順利入境。治安警發言人李德輝回應時表示,個別案件不作評論,治安警會根據出入境法例及既定的入境政策,審視入境人士是否符合入境條件。
昨(1)日是內地五一假期最後一天,截至晚間9時,本澳各口岸共逾 41.2萬人次出入境,其中入境人次達19.5 萬,而經關閘出入境的便有近30萬人次。澳門各區人潮不斷,過往旺區新馬路、大三巴一帶,更是被大批旅客「迫爆」,有附近商戶認為今個假期人流比以往暢旺,既旺丁又旺財;有旅客則認為,澳門是一日遊的好去處,假日人潮亦無損旅遊購物心情。
有人將買到經屋比喻為「中頭獎」,但對於部分入住經屋的人來說,或許是噩夢一場。近年政府推出的經屋多次出現質量問題,爆磚漏水層出不窮,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街總)近日就指出,石排灣經屋安順大廈196戶受訪單位中,有86戶都出現漏水情況,為住戶生活帶來極大困擾。 2013年入伙、樓齡只有四年多的路環石排灣安順大廈,去年5月開始爆出漏水事件,路環石排灣居民互助會理事長黃麗儀前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去年開始陸續收到住戶反映單位滲漏水情況,嚴重者牆身、地板都出現大面積滲水損壞。六樓單位住戶黃小姐表示,自去年10月份起,地板開始大量滲水。「每天都要用大量毛巾吸水,腰骨都痛埋」,甚至「唔想返屋企」,黃小姐說。 電線管道滲水 每天冒險吸水另一六樓住戶陳先生就更慘,他入伙後發現電箱不時跳閘,電工檢查後發現,其中一條電線管道居然也滲水,才導致短路跳閘。由於電線管道埋在牆身內,難以確定滲水位置,陳先生惟有自行改造電箱,每日三次冒著觸電風險更換吸水紙巾。 房屋局調查報告未出爐黃小姐、陳先生的經歷只是冰山一角,根據街總資料,安順大廈接受街總訪問的196 戶當中,竟然多達86 戶都有滲漏水情況,入住數年就出現如此嚴重滲漏水情況,居民坦言不能接受且不合理。經過街總與大廈管委會協調,承建商自今年3 月起為相關單位維修。但黃麗儀指出,房屋局之前曾派員調查滲漏水原因,目前詳細檢測報告仍未出爐,住戶仍要擔心維修後是否還會「復發」,成為「不定時炸彈」。
司警偵破一宗跨境販毒案件,拘捕一名馬來西亞籍男子。嫌犯透過挖空鞋底藏毒方式,將共重880 克、價值澳門幣35 萬元的毒品海洛因偷運來澳,並準備轉運到鄰近地區。警方相信這批毒品不會在本地分拆販賣,而是透過海路或陸路轉運到其他地區,將繼續追查上游犯罪情況及其他犯罪集團成員。 司警昨日表示,透過與鄰近地區情報交流,得知近期將有犯罪集團成員經澳門中轉偷運毒品。經過深入調查,分析大量航班數據,司警鎖定一班前日(4 月30日)上午、由馬來西亞吉隆坡來澳的班機,在機場進行部署監控。警方發現乘客當中一名男子形跡可疑,便對其進行搜查,發現其鞋底經過改裝挖空,放入兩塊共重880 克毒品海洛因。 被捕男子姓LIEW,21 歲,持馬來西亞護照,任職廚師。據嫌犯供稱,自己受人指使,將毒品從馬來西亞偷運到澳門,計劃再轉運到外地,事成之後可獲得折合澳門幣10,000 元報酬,而他來澳的費用約4,000 元,亦由犯罪集團提供。嫌犯涉嫌觸犯「不法販賣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將移送檢察院偵辦。
西灣湖民國大馬路近大興大廈昨日凌晨1時發生嚴重交通意外,一輛掛兩地牌藍色越野車疑似車速過快彎位失控,越過火線撞入對面巴士站。巴士站受猛烈衝撞,天頂塌下,壓住越野車車頂,玻璃碎片散落一地。當時有乘客正在車站候車,險些遭到越野車撞倒,事後出現受驚不適症狀,在救護車上接受治理。 消防到場時發現私家車內無人,司機不知所終,有目擊者表示,撞車後司機自行由車內爬出,腳部受傷。警方隨後在附近找到自稱司機男子,他聲稱踩錯油門導致意外。治安警則指是司機酒精檢測出含量為0.58 克/每升,涉及酒精影響下駕車。
有沒有想象過舊報紙、無中獎的六合彩彩票、或是廢紙一般的舊「波纜紙」、一個舊玻璃瓶,都有收藏價值,身價隨著時間不斷升值。一個有80年歷史的「維他奶」玻璃瓶,外表殘舊,看起來沒有甚麼特別,但身價不凡,現時價值最少澳門幣1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