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網戀 香港66歲富婆

被工程師男網友呃1.8億元

網絡情緣騙案近年愈發猖獗,早前本澳一名40餘歲已婚女子,瞞著家人透過網絡聊天軟件,與一名自稱在英國任職石油工程師男子「網戀」,兩人雖從未見面,但深陷甜言蜜語,結果被騙去澳門幣1,145萬元,成為本澳損失最大一宗網絡情緣騙案,但仍未算多,香港一名66歲婦人,亦陷網絡情緣騙案,損失高達港幣一億8,000萬元,港媒形容是歷來數額最大宗的網絡騙案。 香港警方上月接獲一名女子報案,指她在網上交友平台結識一名男子,在認識的四年多期間兩人從未見面,對方多次向她表示自己生意周轉困難而索取金錢。事主先後200多次按指示匯款,「工程師」其後失蹤始懷疑受騙及報警,損失港幣一億8,000萬元。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交由香港灣仔警區重案組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雙方四年隔空戀愛香港警方稱,66歲女事主家住香港半山區豪宅,從事投資生意,在網上速配交友平台「Love struck 」認識一男子,對方自稱在英國任職工程師,但多在海外工作,歐洲、美國不等,雙方墮入「網戀」後,「工程師」聲稱被凍結資產,周轉不靈而要巨款周轉,每次幾十萬至100萬元,美元或不同貨幣也有,事主先後200次透過戶口轉賬給對方,直至失去聯絡才驚悉受騙。 澳門及香港警方都曾多次呼籲市民在網上結交朋友時必須謹慎,不應隨便在互聯網上披露個人資料及照片。如有網上結識的陌生人以任何原因要求索取金錢,不要輕易相信,必需核實其身份。

07/09/2018
36668

A區一小步

澳門環保一大步

很多人都知道「太平洋垃圾帶」,這個面積達160 萬平方公里(40個台灣),海面上布滿各式垃圾的恐怖區域,就是我們人類製造的共孽。但有那個國家願意帶頭進行清掃,做這沒有利益的功德?全球的大國強國,不是忙於經濟利益,就是糾纏於宗教、意識形態,以至區域戰爭的泥沼中。直至有一日,一名年僅23歲的荷蘭小子斯拉(Boyan Slat)出現,發起清理「太平洋垃圾帶」的宏願,這是多麼讓人感到偉大又自卑的消息。偉大的是人家的氣魄,自卑的是我們的自私。 斯拉的行動將於明天(8日)開始, 這不是甚麼吹水「呃like 」舉動,斯拉五年前(18歲)已開始進行眾籌,他首先輟了學,創立一間創科公司,先後獲荷蘭數個非牟利基金和貝尼奧夫(MarcBenioff)等網上企業家資助,至今累積眾籌款項達2,290 萬美元(約1.8 億元澳門幣),並以此資本召集各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協助。 斯拉設計清理海面垃圾的裝置並不複雜,只是一條恍如U型巨鰻的606 米長圍圈,將垃圾團團圍起,裝上船隻後運回岸上進行循環再造。他的計劃,有海洋學家質疑他清理不了沉於海底的塑膠微粒; 連自己的團體都形容這是個異想天開的項目。 不過,世間所有的大膽創舉,當初都會有人指異想天開,100 多年前的1904 年,美國的萊特兄弟如果忍受不了旁人的譏笑而放棄製造飛行器的話,試問那有之後的載人飛機,飛越長空。 而最要的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講,斯拉的創舉,是企圖消滅影響海洋生態的垃圾帶,反觀我們,天天製造垃圾; 同時,小小的澳門,連控制30平方公里內的垃圾處理都做不好,倡議的源頭減廢,「說了等於做了」,小小的一項膠袋徵費,還停留在諮詢、研究的「齋吹」階段,豈不讓人感到憤慨。 新城填海A區眼見愈來愈成形,政府是時候作出全盤規劃。首先,不妨採納議員的建議,引入海水沖廁,以將來28,000 多戶的用水量,每天省下的淡水資源,已是功德無量。 其次,政府可以由A區推廣仔細的垃圾環保分類。以日本德島縣一個叫上勝町的小鎮為例,村民將廢物分類成45種之多,回收率高達81%,吸引很多海外學者越洋取經。而小鎮成功的竅妙處,是實行獎勵計劃,放進回收箱的廢物愈多,積分就愈高,以此換回有用的物資如罐頭及飲品。政府不妨在A區依樣葫蘆,相信不少大叔大嬸會樂意推行環保,這可能就是源頭減廢的第一步。

07/09/2018
2076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