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MeToo 能走多遠

過去一周以來,內地多位藝文界、公益界、媒體界知名人士被爆料涉及性侵或性騷擾,從年初以來一度沉寂的中國版MeToo運動終於再次野火燎原。然而在這個曾經宣傳「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國度,MeToo運動遭遇到的困難比起其他地方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去年底今年初陸續爆出的校園性侵案,一直到最近的「公益人」與「文人」性侵案,輿論的焦點逐漸從校園中的權力不平衡,轉向整個社會權力規則下的常態性不平等。與美歐國家的MeToo運動不同,在中國,很少有公共知識分子站出來聲援舉報者,每一宗個案,總會有「公知」要求檢討被害人的作為,譬如「為甚麼不報警」、「當時爽了,現在又想敲詐」等等。在章文案中,章文的反駁聲明不斷強調舉報者的情史豐富,稱舉報者「男友眾多」、「經常參與酒局」等,典型的「蕩婦羞辱」。 這種邏輯卻恰恰反證了受害者總是沉默的原因。 據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統計,中國超過30%的女學生及成年女性,曾經遭受過性騷擾或性暴力,但當中選擇告訴別人的只有35%,即使說出來,得到諒解的比率也只有四分一,45%會受到家人責怪,選擇報警的只有7%。 MeToo運動涉及的去中心網絡指控,容易導致多數暴力,也是對MeToo運動常見的反駁。但是實際情況是,被曝光的人很多,真正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很少,過去一段時間被認定犯行的加害人,許多僅僅只是接受輕微處分,不但仍能留在同一領域,且繼續掌握著資源與權力。相比之下,舉報者面對的威脅比被舉報者要大得多,當初的網絡指控受到言論管制,反而是加害者辯駁聲明仍然留在網絡上。「冤案」未必出現,而舉報者已經面對種種「蕩婦羞辱」,何嘗不是多數暴力與輿論審判,如果加害者可以被容許不完美,又怎能要求舉報者必須完美呢? MeToo運動討論的是最基本的人權問題,無論受害者是男性或女性,保障自己的身體不受到侵害,只是再普通不過的基本人權。這種「權利」卻容易受到其他各種「權力」的影響,男權就是當中最普遍的一種,加上其他諸如職場中的權力差異、話語權、上下級關係等等有形無形的權力壓迫,才是MeToo運動最核心的要旨。不論是大學教授、公共知識分子或是文人,這些人其實都不是權力位階中真正的上位者,只不過是在各自領域擁有話語權,向更弱勢的人實施侵犯。而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運動中,官方通報的落馬官員很大一部分都涉及性暴力,那麼在更高位階的體制內,又有多少類似的權力壓迫不斷地上演呢?

30/07/2018
25142

展商為品牌發展覓機遇

民眾名優商品買得過癮

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MFE)及粵澳名優商品展,一連三日(7月27至29日)在威尼斯人舉行,兩個展覽合共約有近600個展位,有不少展商希望藉著澳門平台作用,為品牌發展拓展「一帶一路」、葡語國家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同時亦有不少市民在場內消費,滿載而歸。 記者在兩展的第二日(28日)於現場所見人流如織,場面熱鬧,展場多個「打卡點」及「遊戲點」均現人龍,不少市民及旅客大讚買得開心及玩得過癮。市民洪小姐表示,在粵澳名優商品展上共消費了約500元,主要購買了海味乾貨類產品,認為價格比市面上相對較為相宜;她又指主辦方安排了免費穿梭巴士接送,因此交通亦較為便利,在假日中為市民大眾提供了好去處。 有參展MFE的本澳外賣應用程式負責人韓先生表示,雖然該公司的應用程式現時在澳門的使用率及覆蓋率也較高,但針對市場上仍有部分層面人士對此餐飲系統仍未了解,因此冀透過參展為品牌作進一步推廣;同時在現場亦設問卷調查,收集顧客反饋意見,以便日後作出改善。韓先生續指,希望通過是次展覽,提高該公司品牌曝光率,讓顧客層面變得更深更廣。 MFE更將昨日展期的最後一天(29日)定為「創業日」,邀請到業界成功人士於展會分享創業經驗及心路歷程;同時亦有不少市民及旅客把握粵澳名優展的最後一日,於展場內「大手掃貨」滿載而歸,而不少展商的商品都均被搶購一空。

30/07/2018
11281

澳門設騙局再離棄同黨

男子捲走120萬元玉石

三名老千設局誘騙一對從事玉石生意的內地母子,訛稱有買家住在本澳路氹一個大型屋苑,母子攜帶約值120萬元人民幣的玉石隨其中一男一女來澳,但當四人到達屋苑後,男騙子把全部玉石帶上大廈給買家鑑定,卻一去不返,留下女同黨當替死鬼。女疑犯被捕後未知是否有隱情,堅不與警方合作。 案情指,一對從事玉石買賣的內地母子早前認識一名男子,他聲稱有澳門買家對玉石有興趣,母子不虞有詐,本月23日在珠海機場與對方會面,期間還有一男一女在場。一行人未過關前先在珠海一酒店檢查玉石,鑑定過玉石品質後,男介紹人自行離去,由一男一女陪同母子入境本澳,目的地是路氹一個大型屋苑。 一行人到達在屋苑大堂後,男子聲稱要把玉石帶上大廈給買家鑑定,母子見還有一名女子在場,於是依然在大堂等候。但久久不見對方下來,驚覺可能已墮進騙局,馬上合力控制住那名女子,同時報警求助。雖然警員之後將女疑犯帶走調查,惟母子十件共值121萬元人民幣的玉石,卻無法尋回。 然而,聲稱從事陪酒女郎的31歲姓楊女疑犯被捕後堅不吐實,最後被警方以「相當巨額詐騙罪」移送檢察院處理。警方事後發現,騙走玉石的男子及被捕女疑犯,本周日(22日)曾一同入境本澳,並在事發屋苑進行踩點,之後由屋苑停車場方向離去,同日再返回內地,故有跡象顯示兩人是早有預謀,但未知男同黨是見玉石到手,突然背叛女同黨,還是另有隱情,目前正通緝男同黨歸案。

26/07/2018
2170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