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以來,內地多位藝文界、公益界、媒體界知名人士被爆料涉及性侵或性騷擾,從年初以來一度沉寂的中國版MeToo運動終於再次野火燎原。然而在這個曾經宣傳「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國度,MeToo運動遭遇到的困難比起其他地方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去年底今年初陸續爆出的校園性侵案,一直到最近的「公益人」與「文人」性侵案,輿論的焦點逐漸從校園中的權力不平衡,轉向整個社會權力規則下的常態性不平等。與美歐國家的MeToo運動不同,在中國,很少有公共知識分子站出來聲援舉報者,每一宗個案,總會有「公知」要求檢討被害人的作為,譬如「為甚麼不報警」、「當時爽了,現在又想敲詐」等等。在章文案中,章文的反駁聲明不斷強調舉報者的情史豐富,稱舉報者「男友眾多」、「經常參與酒局」等,典型的「蕩婦羞辱」。 這種邏輯卻恰恰反證了受害者總是沉默的原因。 據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統計,中國超過30%的女學生及成年女性,曾經遭受過性騷擾或性暴力,但當中選擇告訴別人的只有35%,即使說出來,得到諒解的比率也只有四分一,45%會受到家人責怪,選擇報警的只有7%。 MeToo運動涉及的去中心網絡指控,容易導致多數暴力,也是對MeToo運動常見的反駁。但是實際情況是,被曝光的人很多,真正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很少,過去一段時間被認定犯行的加害人,許多僅僅只是接受輕微處分,不但仍能留在同一領域,且繼續掌握著資源與權力。相比之下,舉報者面對的威脅比被舉報者要大得多,當初的網絡指控受到言論管制,反而是加害者辯駁聲明仍然留在網絡上。「冤案」未必出現,而舉報者已經面對種種「蕩婦羞辱」,何嘗不是多數暴力與輿論審判,如果加害者可以被容許不完美,又怎能要求舉報者必須完美呢? MeToo運動討論的是最基本的人權問題,無論受害者是男性或女性,保障自己的身體不受到侵害,只是再普通不過的基本人權。這種「權利」卻容易受到其他各種「權力」的影響,男權就是當中最普遍的一種,加上其他諸如職場中的權力差異、話語權、上下級關係等等有形無形的權力壓迫,才是MeToo運動最核心的要旨。不論是大學教授、公共知識分子或是文人,這些人其實都不是權力位階中真正的上位者,只不過是在各自領域擁有話語權,向更弱勢的人實施侵犯。而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運動中,官方通報的落馬官員很大一部分都涉及性暴力,那麼在更高位階的體制內,又有多少類似的權力壓迫不斷地上演呢?
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MFE)及粵澳名優商品展,一連三日(7月27至29日)在威尼斯人舉行,兩個展覽合共約有近600個展位,有不少展商希望藉著澳門平台作用,為品牌發展拓展「一帶一路」、葡語國家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同時亦有不少市民在場內消費,滿載而歸。 記者在兩展的第二日(28日)於現場所見人流如織,場面熱鬧,展場多個「打卡點」及「遊戲點」均現人龍,不少市民及旅客大讚買得開心及玩得過癮。市民洪小姐表示,在粵澳名優商品展上共消費了約500元,主要購買了海味乾貨類產品,認為價格比市面上相對較為相宜;她又指主辦方安排了免費穿梭巴士接送,因此交通亦較為便利,在假日中為市民大眾提供了好去處。 有參展MFE的本澳外賣應用程式負責人韓先生表示,雖然該公司的應用程式現時在澳門的使用率及覆蓋率也較高,但針對市場上仍有部分層面人士對此餐飲系統仍未了解,因此冀透過參展為品牌作進一步推廣;同時在現場亦設問卷調查,收集顧客反饋意見,以便日後作出改善。韓先生續指,希望通過是次展覽,提高該公司品牌曝光率,讓顧客層面變得更深更廣。 MFE更將昨日展期的最後一天(29日)定為「創業日」,邀請到業界成功人士於展會分享創業經驗及心路歷程;同時亦有不少市民及旅客把握粵澳名優展的最後一日,於展場內「大手掃貨」滿載而歸,而不少展商的商品都均被搶購一空。
「世上沒有永遠朋友,更沒 有永遠的敵人」,澳門逸園賽狗會在明天(星期二)要領回533頭格力犬限期屆滿前夕,與愛護動物協會冰釋前嫌,破天荒攜手合作,共同制定最新格力犬安置方案,逸園租用氹仔北安前地有上蓋獨立建築物,和相連一幅開放式戶外區域,用作「格力犬國際領養中心(澳門)」,由愛護動物協會管理,以優於格力犬現有生活環境,合乎國際飼養格力犬標準,安置在澳未被領養的格力犬,直至其終老。
為期九天的「第14屆澳門中學生軍事夏令營」圓滿結束,昨日在解放軍駐澳部隊氹仔營區舉行閉營典禮,入營的130名中學生在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教青局局長老柏生、解放軍駐澳部隊司令員廖正榮少將等人的見證下畢業。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致辭時恭賀學員通過考驗,他稱,學員們放棄安逸走進部隊體驗短暫的軍旅生活,令人感到欣慰;雖然這段經歷需要吃點小苦,但意義非凡,寄語學員今後能以同樣的精神和態度去面對;他又叮囑學員要懂得感恩,認清當今世界發展趨勢,感激國家為澳門繁榮穩定的付出。
身材高挑是每個年輕男女夢寐以求,但殘酷的現實是,一個人的身高是由父母的基因所決定,有些人生下來就是「矮仔」,當中不少人希望能增高兩三吋,針對這些「期望」,市面出現五花八門「增高產品」,主要在網上社交平台或「格仔店」銷售,標榜「35歲增高8cm不是夢」,「一個月高2cm 」、「無副作用」、「海外認可高能保健品」等,吸引不少市民購買。 但當一個人成長到一定年紀後,能否靠服食藥品後天增高?骨科醫生和營養師均表示,服食「增高丸」能「促進骨骼生成」的說法根本不成立、不科學,若產品含過量激素,或有致癌等副作用。
時值中美貿易戰,中美兩國外交關係如履薄冰,受外界高度關注,而位於北京朝陽區的美國駐華大使館外,昨(26)日卻發生爆燃事件,一名男子在美國大使館與印度大使館毗鄰的管區外,引燃爆竹爆炸受傷。事發地點不遠處即是大批等待辦理美國簽證的排隊人潮,警方迅速將傷者送醫,目前事件原因與具體動機仍有待
工欲善其善,必先利其器。政府當局汲取去年風災「天鴿」教訓,經多月來的搜購,三個負責搶險救人的保安部隊即澳門海關、消防局及治安警察局,昨日展示逾70種新添設備,包括因去年低窪地區和停車場嚴重水浸時被詬病的落後抽水設備,目前已換上大口徑的抽水泵及發電機等,而在水底搜救的各款新型器械,更是首次曝光,而三部門是次的「血拼」,則盛惠7,000 萬元。
三名老千設局誘騙一對從事玉石生意的內地母子,訛稱有買家住在本澳路氹一個大型屋苑,母子攜帶約值120萬元人民幣的玉石隨其中一男一女來澳,但當四人到達屋苑後,男騙子把全部玉石帶上大廈給買家鑑定,卻一去不返,留下女同黨當替死鬼。女疑犯被捕後未知是否有隱情,堅不與警方合作。 案情指,一對從事玉石買賣的內地母子早前認識一名男子,他聲稱有澳門買家對玉石有興趣,母子不虞有詐,本月23日在珠海機場與對方會面,期間還有一男一女在場。一行人未過關前先在珠海一酒店檢查玉石,鑑定過玉石品質後,男介紹人自行離去,由一男一女陪同母子入境本澳,目的地是路氹一個大型屋苑。 一行人到達在屋苑大堂後,男子聲稱要把玉石帶上大廈給買家鑑定,母子見還有一名女子在場,於是依然在大堂等候。但久久不見對方下來,驚覺可能已墮進騙局,馬上合力控制住那名女子,同時報警求助。雖然警員之後將女疑犯帶走調查,惟母子十件共值121萬元人民幣的玉石,卻無法尋回。 然而,聲稱從事陪酒女郎的31歲姓楊女疑犯被捕後堅不吐實,最後被警方以「相當巨額詐騙罪」移送檢察院處理。警方事後發現,騙走玉石的男子及被捕女疑犯,本周日(22日)曾一同入境本澳,並在事發屋苑進行踩點,之後由屋苑停車場方向離去,同日再返回內地,故有跡象顯示兩人是早有預謀,但未知男同黨是見玉石到手,突然背叛女同黨,還是另有隱情,目前正通緝男同黨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