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表示,在公眾層面來說也認為疊石塘山個案非常兒戲,甚至離譜。這一個案也正揭示出現時多項機制上的問題,例如土地業權的取得,測量地界,甚至環境評估制度上的問題。在回歸前所謂合法登記的土地,究竟當中還有幾多類似的個案存
「人的生命如同蠟燭,燒得紅紅旺旺,卻很快熄滅,倒不如用青春的火苗,更長久的燃燒,來的經濟。」國學泰斗饒宗頤,曾在與清末大儒龔自珍、王國維的比較中這樣描述自己的人生哲學。2月6日凌晨2時,饒宗頤走完他101年的人生道路,他的生命卻不只是一簇火苗,其國學成就與藝術造詣為華人乃至世界,燃亮了中國文化的火炬,也照亮了東學西漸的道路。作為錢鍾書口中的「曠世奇才」、季羨林心目中的大師,饒宗頤卻笑稱自己不是「大師」,是「大豬」(潮州話「大師」音近「大豬」),「大師是佛家說法,我又不是和尚,所以不是大師」。
立法會昨(6)日以緊急程序審議政府提交的兩個調控樓市「辣招」法案,《取得非首個居住用途不動產的印花稅》及《修改(市區房屋稅規章)》法案,其中《修改(市區房屋稅規章)》法案獲得通過,仍在放租且沒人使用的房屋被視為「非出租房屋」,由現時無需繳交房屋稅改為按 6%稅率徵稅;而《取得非首個居住用途不動產的印花稅》法案昨日獲一般性通過,今(7)日繼續進行細則性審議及表決。
交通事務局最新公布資料顯示,2017年接獲申請註銷機動車達26,224輛,較2016年同期大幅增加逾一倍,同時,當局取締二衝程電單車,去年註銷數量達5,000輛,即去年共有逾30,000輛機動車註銷,本澳關注環保人士一直擔憂廢舊機動車堆積,會造成二次污染,破壞環境衛生,數量龐大的廢舊車輛,環境保護局似乎視而不見,一直沒有說明如何處理,但問題已迫在眉睫,必須及時採取措施,否則會衍生更多衛生及安全問題。 早在2010年,環保局已就對廢舊機動車的處理展開研究,提出通過「區域合作」解決問題,七年過去,依然音信全無,廢舊機動車堆積問題日益嚴重。 自從去年7月1日開始,輕型汽車及重型電單車初次檢驗由十年縮短為八年,令數以萬計機動車遭淘汰,加上去年「天鴿」風災導致報廢車輛數量大增,嚴重增加廢舊機動車處理壓力。本澳土地資源匱乏,沒有足夠空間存放廢舊機動車,公共或私人停車場及一些閒置土地長期被廢舊機動車佔用,堆積如山,造成環境衛生及消防安全隱患,環保當局卻沒有一個有效解決方法。 澳門每年大約產生5,000輛廢棄舊車,如何處理問題一直備受環保人士關注。2015年9月,運輸工務司司長曾到訪廣東省環保廳,主要商討澳門廢舊車輛跨區轉移處置事宜,環保局其後表示,正根據《粵澳環保合作框架協議》推進跨區處理廢舊車輛合作計畫,兩年半過去,計劃未有寸進。 對於廢棄舊車處理問題,環保局在其《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 (2017~2026)》中,只有寥寥163隻字描述:對於廢舊車輛,隨著近年本澳機動車輛數目持續增加,市民生活消費模式改變,車輛汰舊換新,增加了廢舊車輛數量,同時為改善車輛造成的空氣污染,特區政府推出政策及計劃加快淘汰較高污染的車輛,將加快本澳廢舊車輛的產生。特區政府正根據在內地跨區處理廢舊車輛之合作計劃,期望能透過制定合適的區域合作方案,改善現時本澳因廢舊車輛處理產生的問題。反映環保局在處理廢舊車輛問題上束手無策,只是處於完全被動的等待「跨境合作」,但本澳廢車處理問題已迫在眉睫,必須及時採取措施解決問題,維護環境衛生及市民安全。
2018/2019學年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已結束,共有約5,700人登記。入學面談將於下月1日至31日進行面談,學校目前至下周三(13日)將陸續公布面談時間。離島區社諮委劉鳳鳴昨日透露,目前市面有不少「幼稚園模擬面試訓練班」,良莠不齊,修讀後對幼兒可能弄巧反拙,要求當局監管。
澳門蘇州聯誼會前(5)日晚假永利皇宮舉行成立暨首屆理監事就職典禮。會長徐公敏致辭稱,該會成立後任重道遠,未來將有很多工作需要開展,勉全體同仁不忘初心,服務社會,關心和支持家鄉建設,為促進蘇澳交流合作,互利共贏,貢獻力量。 徐公敏表示,澳門蘇州聯誼會由旅居澳門的蘇州人士發起,並團結了很多關心和支持蘇州地區發展的各界人士而創立。同時,在中聯辦和蘇州市委統戰部親切關懷和支持下,經過多月籌備終成立。社團為非牟利,以愛國、愛澳、愛家鄉為創會宗旨,促進蘇澳合作交流,致力為澳門繁榮穩定獻力。 他稱,澳蘇在科教、文化、旅遊等領域交流日益頻繁。蘇州是著名魚米之鄉、狀元之鄉、院士之鄉、經濟重鎮、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間天堂」美譽;澳門是「一中心、一平台」,處於「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兩地互補性強,透過區域合作,將澳蘇連接一起,有助促進兩地社會經濟發展,也給澳門多元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補充。
拱北海關緝私部門昨日公布查獲今年首宗走私固體廢物案,有內地船主疑從澳門多家廢品站收購廢舊電池、金屬、家電、電子產品、塑膠等固體廢物,多次以每艘船每周進入本澳一至兩次、每次運輸二至四噸的頻率,從內港碼頭以海上「螞蟻搬家」方式,將固體廢品偷運至內地,再轉售圖
立法會昨(5)日辯論由議員施家倫、宋碧琪提出「應否設立全民醫保制度,保障居民醫療權益?」辯題,兩位議員認為,市民對本澳醫療缺乏信心,醫療質素未如人意,且大部分市民需自行購買商業醫療保險,不少人處於醫保真空狀態,認為應考慮推行全民醫保制度,分擔市民因醫療產生的經濟風險。列席會議的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反駁,指澳門的醫療水平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自己對澳門的醫療水平有信心,而若推行全民醫保制度,澳門醫療總開支將由94 億元暴增至230 億元。
澳門民航局昨日宣布,今年春節批准了來往澳門與內地、台灣、越南、日本及泰國等國家與地區共80個加班機及包機航班,以配合航空企業增加運力應付春節航空運輸需求。有關航班已於前(4)日起開始營運,至2月26日止。分別由澳門航空、吉祥航空、中國東方航空與日本星悅航空(Star Flyer Inc. )執飛。民航局透露,今年春節加班機及包機的航班數量,較去年民航局收到和批准的40 個航班增加一倍。
農曆新年將至,市民對年花的需求進入高峰期,由於所有種類蘭花已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規範,相關法例亦於去年9月1日正式生效,經濟局聯同海關昨日提醒市民,攜帶蘭花入境前須申請瀕危物種證明書及准照,否則將觸犯法規。 經濟局及海關指出,根據相關法例,未具備證照攜帶蘭花入境者,可被科處5,000元至十萬元不等罰款。部分稀有物種如兜蘭(拖鞋蘭)、雲南火焰蘭等更被禁止商業貿易,違例者可被科處20萬元至50萬元罰款。海關將會配合有關執法工作,在旅客出入境高峰期加強抽檢。 海關提醒,若所攜物品受澳門現行法律管制,必須從紅色通道過關,並向海關官員申報。經濟局則呼籲業者及市民,在進行進出口貿易或攜帶動植物出入境前,應先了解有關物品是否受到規管,以免違法受罰。市民如有疑問,可致電經濟局熱線8597 2238 或8597 2636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