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不動產登記體系全面運行

不直接影響樓價 長遠利好

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現已實現全國聯網,內地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這意味著,自2007年提出的「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在經過將近11年的努力後,終於真正獲得了實現。不動產登記制度並不直接影響內地樓價,但從長遠看,對樓市健康發展起著積極作用。(文:胡夢然)不動產登記信息全國聯網意味著任何一名中國公民,其名下擁有的中國(不含港澳台地區)已經確權的不動產(包括房屋、土地、草原、海域及林地等),都可以在自然資源部的系統上看得清清楚楚。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對房地產市場而言,不動產登記聯網將有利於摸清樓市「家底」,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預期。雖然不動產登記本身並不是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直接影響到樓市,但可以借此實現更多更快的樓市調控效果。他表示,這一政策是房地產調控從之前的交易環節調控轉變到存量環節調控的重要標誌性事件,對市場的影響將非常大。 過去一直有聲音認為不動產登記將成為讓樓價快速下跌的一劑猛藥。但就短期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出臺並不直接影響樓價。張大偉稱,事實上樓價本身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形勢、金融環境、供求關係乃至相應的政策等。而不動產登記聯網僅是工具,且還未完成全面登記,各種政策快速落地可能性亦不大。 有助明確住宅「空置率」不動產統一登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反腐敗。不動產登記聯網意味著居民擁有房屋的情況更加透明。如果司法機關、紀檢監察機關等依法查詢的話,可以迅速查詢到個人名下所有不動產,這自然會對貪腐官員起到震懾作用。像過去屢屢見諸內地報端的「小官巨貪擁有上百套房」的情況,或可杜絕。?? 不動產統一登記還為徵收空置稅提供了便利。內地目前到底有多少空置住宅,各方說法不一,界定的標準也不一樣,所以關於空置率的各種數據都有,莫衷一是。而不動產登記體系全面運行將讓樓市變得空前透明,空置率也將有一個相對準確的數據。另外,不動產登記體系全面運行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房產稅的出臺提供了支援。房地產稅遲遲無法推出,重要的一點原因是各相關部門無法對房屋持有人的情況有全面了解,房產稅徵收存在難度。不動產登記體系全面運行後,個人擁有的住宅數量將一清二楚,這無疑為房地產稅的出臺提供了先行條件。 不動產登記制度並不直接影響內地樓價,但從長遠看,對樓市健康發展起著積極作用。(互聯網圖片)不動產登記聯網意味著居民擁有房屋的情況更加透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反腐敗。 (互聯網圖片)不動產統一登記為徵收空置稅、房產稅提供了條件。 (互聯網圖片)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條件不動產登記信息全國聯網意味著所有居民的不動產信息在自然資源部的系統裡將顯示得一清二楚。但因涉及個人隱私等問題,平時這些信息並不可隨意查詢,若有查詢的需具備一定條件。 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權利人可以查詢、複製其不動產登記資料,也就是居民個人可以查詢自身的房產信息。另外,因不動產交易、繼承及訴訟等涉及的利害關係人可以查詢、複製不動產自然狀況、權利人及其不動產查封、抵押、預告登記與異議登記等狀況。這也保障了住宅交易中雙方的利益,方便糾紛的處理。權利人或者利害關係人申請查詢與複製不動產登記資料,須證明有利害關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是查詢申請書;二是查詢目的的說明;三是申請人的身份材料;四是利害關係人查詢的,提交證實存在利害關係的材料。 不動產統一登記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不動產所有權的保障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這只是個開始,相信在制度逐漸完備的趨勢

27/06/2018
42250

小米預計7月9日上市

入場費每手4,444元市

小米作為香港首隻「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的新經濟新股將在7 月9 日上市。小米已展開國際路演並表示將引入七名基石投資者。根據外電報道,小米IPO 合共認購5.48 億元(美元,下同)股份。小米招股日期由下周一(25 日)至周四(28 日);下周五(29 日)定價,預計將於下月9 日掛牌。 外電指出,小米每股招股價17 至22 港元,發售21.8 億股,當中5% 在港公開發售。其中65% 新股,35% 為舊股,集資額介乎370.6 億港元至479.6 億港元,每手200 股,入場費4,444.34 港元。 該公司估值介乎539 億至698 億元,行使超額配授權後,估值為543 億至703 億元。 其中,CICFH Entertainment 認購1.92 億元、中國移動及高通則各認購一億元、CDB PrivateEquity 認購6,600 萬元、保利集團認購3,200萬元、順豐及招商局團分別認購3,000萬元及2,800萬元。在集資所得款項當中,逾30%用於研發及開發核心內部產品、約30%用於擴大及加強主要在物聯網及時尚產品,以及互聯網服務領域的生態系統;約30%用於全球擴張,餘下約10%則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早前,有消息透露小米原計劃在中港兩地上市,合共集資100億元,有望成為自2014 年阿里巴巴以來全球集資規模最高的新股,但擱置發行中國預託證券(CDR)後,小米整體集資額明顯「縮水」至現時最多約480億港元。對於小米撤銷CDR申請,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CDR本是複雜議題,規則短時間出臺,他估計小米於中證監及上海交易所已詳細討論過,認為「太多事情放在一起,風險太大」,故決定撤銷CDR計劃。

22/06/2018
2499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