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在懷孕期會出現的不適,絕不只是作嘔作悶而已,例如貧血就是一個常會遇到的問題。甚至可以說,貧血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合併症。
近年政府加強對公共工程的監督工作,以遏止超時超支等問題,無可否認是有所改善,當局亦有公布超過一億之工程狀況讓社會知悉及監察;但公共工程質量方面仍然問題不少。
特區政府明年繼續緊縮開支,相信此舉實屬逼不得已,由於行政長官賀一誠多次表明財政緊縮政策不會影響民生福利。
深受全球華人觀眾熱愛的知名藝人汪明荃將攜手澳門中樂團,參與第32屆澳門藝術節閉幕演出。
澳門中聯辦昨(30)日發出新聞稿宣布,國務院任命鄭新聰為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
過去不少電影描述彗星撞地球引發末日危機,現實中又有否科學根據?就在今年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與美國研究團隊共同確認歷史上至今為止最大彗星C/2014 UN271,直徑約為120至140公里,彗核面積是大多數彗星的約40倍。參與研究的澳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助理教授許文韜表示,該最大彗星將於2031年最接近地球,但屆時仍遠過地球與土星的距離,無須擔心會撞擊地球。他又指,彗星100年內都不會對地球造成危機。
就近日日本與韓國公布開放外國旅客入境,而本澳旅遊業界又有否正籌備相關海外旅行團,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29)日受訪時表示,暫時未有業界最新資料,且亦需視乎航班情況;以日本為例,因目前澳門仍未與日本恢復直航航班,相信業界還需視乎生意及實際角度考慮是否有條件出團,而且居民若到有關國家旅遊後,回澳仍需接受14天的醫觀隔離,相信最終需視乎有多少人願意接受有關安排才能成事。
由澳門20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2022澳門國際博物館日嘉年華」,昨(29)日於祐漢街市公園舉行開幕儀式。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受訪時表示,博物館界因疫情影響減少入場人次,最明顯可見的為澳門博物館,疫情前每年錄得超過50萬人次參觀,疫情下跌至十萬人次以下,約80,000至90,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