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潮物品牌玩具「積木熊」過去曾掀起炒風,一名19歲香港青年涉嫌串謀他人以假冒「積木熊」包裝當正品出售,短時間內詐騙至少四名本澳居民64,000元(澳門元,下同)。其中一名事主檢查買到的兩隻「積木熊」時發現造工粗糙才揭發及報警調查,司警拘捕一男子,以「巨額詐騙」罪移送檢察院作出起訴。
一名中年男子聲稱與女朋友吵架後,借友人私家車兜風散心,但竟赤裸下體開車,深夜在氹仔街頭遊走期間,先後向一名未成年女生及一名成年女子「露體」。治安警接報調查,透過「天眼」迅即拘捕該變態男子。
一名男外僱涉嫌剪斷及偷走清潔公司放在油站一部清潔機上三條電線,聲稱回家用作維修電器之用,清潔公司方面報稱損失12,000多澳門元。治安警接報調查拘捕外僱,並起回有關贓物。
有85年歷史的紅街市,營運至後天星期日(27日)將暫停營業,進行為期近兩年整治,紅街市內127攤販則在下周一(3月28日)全數遷往林茂海邊街的臨時紅街市,並由下周二(29日)起營運,在紅街市外經營的40檔小販,將由原來背向商舖、面向紅街市方式,改變為背向紅街市、面向商舖,小販在紅街市整治施工期間,仍然可以在原位置或周邊位置經營,毋需休業,盡量減低影響。紅街市整治工程將於5月展開,施工期預計657天。
「這一兩年我自殺過三次,有跳樓、食藥同鎅手。」曾自殺三次的Zoe說第一次選擇在大學跳樓,當時連遺書都寫好,社交媒體上也有出貼文暗示要離開這個世界,在跳下去的前一刻有一個很壯的女生經過,把她抱回來,不讓她做傻事並大叫求救,才把她的命撿回來。
據資料顯示,去(2021)年本澳共有60宗自殺死亡個案,較2019年的67宗自殺死亡個案有減少,其中35歲至44歲這個年齡層自殺死亡個案最多;企圖自殺方面,去年共有186人企圖自殺,其中15至24歲企圖自殺的人數最多,有63人,這個數字在2019年只有24人,說明青少年企圖自殺的問題近兩年更為嚴重。
一般來說,青少年及長者是自殺行為較嚴重的群體,青少年嘗試自殺行為較多,但死亡率較低;長者的自殺行為較極端,死亡率自然也較高,50歲以上獨居長者沒有家人或朋友支持,自殺風險最高。婦聯心理治療中心主任劉振峰表示, 心理治療在澳門屬比較新時代的概念,很多長者未必太了解,反而愈年輕的市民求助意願愈大,以往20至40歲是求助個案最多的年齡層,近年因為宣傳面向青年,18歲以下的求助個案有倍增的趨勢,65歲以上的求助個案則明顯較少。
根據衛生局澳門自殺死亡的監測結果,2021年本澳累計錄得60例自殺死亡個案,較2020年減少21.1%。數字上來看,去年比同期有所減少,不過有心理服務機構指出,近兩年求助個案大幅上升,曾經有輕生念頭的個案,由疫情前的一成增至現時的四成,情況值得關注。自殺成因錯綜複雜,涉及精神疾病、心理學、社會經濟、家庭、人際關係及生物遺傳等因素。世衛有報告顯示,疫情下全球的抑鬱症及焦慮症平均升了兩至三成。現時市民除了對防疫不能鬆懈外,大眾心理健康的問題似乎也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