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內地「換錢黨」涉嫌詐騙一名本地女熟客,只用手提電話隔空向對方展示港元現金,便成功誘騙對方轉款16萬6,000元人民幣後失聯。司警接報調查拘捕該名換錢黨,他承認犯案,供稱已輸光騙款。
一名內地女子在澳期間,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在網上以85元放售一件衣服,詎料遇上由騙徒假扮的買家,訛稱付款交易失敗,結果該女子反被騙去15,000元人民幣。司警已接報調查案件,暫時未有人被捕。
早前獲特赦的韓國前總統朴槿惠昨(24日)早上出院,時隔近五年再次在公眾場合露面。她微笑點頭向民眾致意,周邊響起民眾的歡呼聲。
美國首位女國務卿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周三(23日)逝世,享年84歲。其家人在社交網站發聲明,宣布奧爾布賴特因癌症離世,彌留時有親友及家人陪伴在側。聲明並向這位「慈愛的母親、祖母、姐妹和朋友」,以及「努力不懈的民主和人權捍衛者」致敬。
新濠主席兼行政總裁何猷龍先生在2020年發起“小善大愛”傳愛行動,動員全體員工在工作時間內參與各項義工活動,並希望從而啟發每個人都能盡一點心意,觸動別人心靈,成就非凡影響。
風季還未到來,本澳已傳出多宗樹木倒塌事件,繼本月7日、17日發生的兩宗樹木倒塌事件後,氹仔告利雅施利華街近路氹歷史館再有大樹倒塌,橫臥道路並壓到一間食店,24名食店員工自行疏散,所幸未有人受傷。 食店負責人楊女士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嗰下好似行雷咁,而家見到棵樹個心仲震緊!」她稱幸好沒有人受傷,店舖未有受損,她希望有關部門做好其他樹木檢查,保障居民安全。
本澳樓價持續高企不是「新鮮事」,加上近年橫琴深合區發展得熱火朝天,自然吸引不少本澳市民前往橫琴發展及置業。但橫琴樓盤近期相繼出現置業糾紛,有立法會議員收到不少投訴,包括購買住宅但收樓時變成辦公樓不能居住,以及逾期交樓,收樓無期等。為處理澳門居民在橫琴置業所出現的糾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商辦樓盤項目治理工作專班」(下稱「橫琴專班」),防治橫琴商辦樓盤出現的問題。
為何橫琴的商住兩用樓好像處處都暗藏危機,消費者一不留神就「踩到地雷」?專注大灣區地產發展的「Winson講樓」創辦人Winson指出,橫琴商住樓糾紛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種是有買家購買住宅,但收樓時發現為辦公用途。他稱,需注意同一幢商住樓內,不同樓層可能有不同產權性質,部分中介在招攬客戶時可能有誤導成分,雖則是同一幢樓,但有部分樓層是「住宅」,部分是「辦公用途」,故要確定單位所在樓層是住宅還是辦公樓。
鑑於愈來愈多澳門市民選擇到內地置業,澳門消委會聯同經科局於2021年已分別與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消費者組織建立「澳人內地購房聯防機制」,以保障澳門消費者權益。亦設立「內地購房資訊」專區,與九市監管房產交易信息的網上平台連線,同時適時發放相關的消費提示,消費者在專區內可以查閱內地購房的資訊,包括「五證」證號、分層單位的房屋用途、銷售狀態以及相關房產樓款的監管專用賬戶等資料,了解更多內地房產銷售法律及運作。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經濟都未能恢復以往水平。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唐繼宗昨(23)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時表示,本澳經濟雖已觸地復蘇,但基礎不穩,受外圍環境影響嚴重,希望能夠重新審視本澳經濟結構單一的問題。他建議政府可研究設立系統性援助機制,當疫情發生時啟動,援助較為脆弱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