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人員來往通關須隔離醫學觀察14天實施已一年多,兩地人員不少已沒見親人逾年,來澳港客亦止步,窒礙本澳經濟復蘇,現時香港疫情已受控及穩定向好,截至本周一已連續14天沒有本地個案, 疫情防控若能保持現時態勢,未來十多天香港本地疫情持續清零,最快在7月第一個星期一,當香港連續28日沒有本地個案,將可分階段放寬兩地通關措施,人員往返均無需隔離14天醫學觀察,前題是個案持續清零,因此,要達到此目的,兩地疫情防控絕不能鬆懈。 自從去年1月底疫情爆發以來,兩地人員由過去緊密流動突然受阻隔,來往中斷,海陸空客運停頓,嚴重影響本澳經濟,儘管澳門成功控制疫情,至今從未出現社區傳播,已連續450 天無本地病例報告(包括無症狀感染者),可是,香港則反覆出現疫情,嚴重影響兩地人員往來,香港旅客絕跡,令本澳旅遊及零售業皆受打擊。 隨著香港疫情逐漸緩和,兩地正商討尋求便利通關,防疫抗疫「最後一公里」顯露曙光,為澳門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然而,防疫仍不能掉以輕心,廣州疫情復發前車可鑑,尤其病毒不斷變種。廣州疫情本已受控,突然復熾是一宗由病毒變異株引起的傳播,潛伏期短,感染者病毒載量高,傳播速度快,絕大部分病例是從重點人群和密切接觸者中發現,疫情向外擴張,株連東莞、佛山、深圳、中山、珠海,被感染者都是密切接觸者或次密切接觸者,可見疫情受控但在防控上仍不能鬆懈,盡可能不群聚、保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更重要是盡快接種疫苗,合力構築免疫屏障,不但可護本澳社區安全,粵港澳三地疫情受控,通關限制減至最低,三地人員可最大自由往來,促進經濟復蘇。 香港疫情日趨平穩,港澳兩地初步達成共識,從香港本地個案清零起計28天,可推行港澳通關便利措施,來自香港人員有條件豁免醫學觀察,條件包括來往兩地人員須接種新冠疫苗; 來澳前後多次核酸檢測,全部結果呈陰性前限制在社區內活動; 兩地亦設熔斷機制,倘疫情有變會中止便利通關。雖然初期有條件限制,但亦是兩地人員恢復正常來往第一步,為澳門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讓社會看到「最後一公里」曙光,但切勿鬆懈防疫措施。
賭場及周邊地區非法兌換貨幣罪案頻生,「換錢黨」黑吃黑亦不時發生,警方大力打擊亦未收斂,近日更用新手法詐騙換錢賭客,以兩個或三個人在賭場物色賭客,遊說其進行貨幣兌換,當賭客同意後便要求將錢轉賬至指定賬戶,團伙主腦就以去取錢為由離開現場,為減低事主戒心,團伙留下一個同黨陪伴事主,事主知道被騙後報案求助,司警先後拘捕四內地男子,涉嫌與最少五宗「換錢黨」詐騙案有關,涉及金額共約18 萬4,900 元人民幣。 【本報記者林嘉欣報道】 司警局昨(22)日舉行特別新聞發布會公布案情。司警局發言人鍾錦良表示,已被拘捕的四名嫌疑男子分別是劉姓43歲、關姓48歲、高姓32歲、溫姓52歲,均是內地居民,全部職業報稱從事貨幣兌換工作。 減事主戒心留下同黨相陪案情顯示,本周日(20日)下午5時至前(21)日凌晨3時,司警局分別接獲三宗非法兌換而衍生的詐騙案件,案發地點在路氹城區的兩間娛樂場。 第一宗案中兩名事主於當日下午4時在娛樂場被一名涉案男子A搭訕,遊說進行非法貨幣兌換,兩名事主同意後,涉嫌男子A帶兩名事主尋找劉姓疑犯,兩名事主並按照男子A指示,分別將元人民幣及8,560人民幣轉賬至男子A指定的內地網上銀行,分別兌換30,000元港幣及10,000元港幣,隨後男子A確認接收到款項後,訛稱會外出提取現金,留下劉姓疑犯陪同事主,其後男子A再沒有返回,事主懷疑被騙向娛樂場保安求助。 第二宗案件事主於20日晚上11時在路氹城區某娛樂場被涉嫌男子A、高姓疑犯及關姓疑犯三人搭訕,遊說進行非法貨幣兌換,事主同意後按照男子A指示,將42,500元人民幣轉賬至男子A指定網上銀行戶口,以兌換50,000元港幣,當款項到賬後,男子A聯同高姓疑犯聲稱出去提取現金,留下關姓疑犯陪同事主,男子A其後再沒回來,事主懷疑被騙向娛樂場保安求助。 第三宗案件作案手法也十分相似,涉案男子A均用上述同樣手法,騙取事主25,140人民幣後逃離現場,事主懷疑被騙後報案。 多宗詐騙案作案手法極相似鍾錦良稱,由於上述短時間內三宗作案手法極為相似,而且經調查發現上述案中涉嫌男子A均為同一人,因此司警局將三宗案件合併調查。司警局於前日凌晨在就酒店房間內,拘捕四名疑犯。經對四人調查,四人均否認作案,訛稱只是被人招募來澳協助進行外幣兌換工作,而且彼此不認識。 司警調查發現,四人是互相認識,且經過對近期同類案件進行串拼及比對,發現涉嫌男子A以相同手法最早於6月2日在路氹城區詐騙兩名事主合共42,000元,以及在6月3日以同一手法詐騙另一名事主41,500元。 為逃刑責訛稱剛被招募綜合案件調查,司警相信男子A是主腦,伙同本案被拘留四疑犯及在逃涉嫌人,來澳門以犯罪團伙形式分別以兩個或三個人,在賭場物色賭客遊說其進行貨幣兌換,當賭客同意後便要求將錢轉賬至指定賬戶,團伙主腦就以去取錢為由離開現場,為減低事主戒心,團伙會留下一個同黨陪伴事主,當事主知道被騙後報案求助,留下陪同的疑犯為了逃避法律責任,就會訛稱是剛剛被招募,不認識相關人士。 鍾錦良表示,根據司警現時掌握資料發現,該犯罪團伙最早於今年6月開始運作,並成功五次騙取七名受害人合共約184,900元人民幣。司警局現正追查其他人士的下落及贓款去向,並以犯罪集團及巨額詐騙罪,將四名疑犯移交檢察院偵辦。
涉及前檢察長何超明案件的檢察長辦公室司法輔助廳前廳長林伊娜,因涉嫌擅自取去走私案件扣押物沉香木,早前被初級法院裁定「破壞受公共權力拘束之物件罪」罪成,判囚兩年,緩刑三年,條件為向特區政府捐獻五萬元。林伊娜和檢察院均不服提起上訴,中級法院合議庭以相同罪名判處林伊娜兩年徒刑,不得緩刑。 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昨(22)日公布,2021 年1 月15日,檢察長辦公室司法輔助廳前廳長因涉嫌將一宗走私案件的扣押物(沉香木)擅自取走並據為己有,被初級法院刑事法庭裁定以直接正犯及既遂方式觸犯一項《刑法典》第319條規定及處罰的「破壞受公共權力拘束之物件罪」罪成,判處兩年徒刑,暫緩三年執行,緩刑條件為向澳門特別行政區捐獻五萬澳門元。 前廳長和檢察院對上述裁判不服,向中級法院提起上訴。中級法院合議庭經審理後,裁定前廳長所提出的上訴理由均不成立,檢察院的上訴理由部分成立,以相同罪名判處甲兩年徒刑,改判以實際徒刑執行。 合議庭裁判書中指出,考慮到本案的具體情況和澳門社會所面對的現實問題,本案對上訴人處以緩刑並不能適當及充分實現刑罰的目的,尤其不能滿足特別預防的需要。 檢察長辦公室一名前廳長因取走案件扣押物沉香木被判刑,中院裁定 其上訴理由不成立。 (資料圖片)
威尼斯人親子玩樂大激賞 第26屆精叻BB及兒童用品展
貿促局早前公布,2020年共接獲94宗臨時居留許可新申請個案,其中六宗為「重大投資移民」,88宗為「技術移民」。廉署於上月公布的2020年度工作報告公開的案件摘要中,披露有商人涉嫌偽造文件,代辦投資移民。案中涉及至少 11宗「重大投資移民」申請,申請人都是以入股到這名商人名下持有或所操控之公司作為投資依據,實際提交不實內容的文件以符合當局的審批條件。 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近年重大投資及技術移民個案均備揭發有違規情況,社會有強烈聲音要求政府檢視有關問題。她認為政府有必要檢視整套移民機制並訂立一套標準,定義何謂「重大」,或對申請人是否可帶動澳門產業或職業發展。 【本報記者梁啟迪報道】 李靜儀指出,在過往的個案中,貿促局在事前或事中均沒有嚴謹處理,因此被人濫用有關制度的漏洞,甚至出現虛報或貪腐等情況。不論重大投資移民或技術移民,她建議當局應對澳門的行業職業進行研究,檢視現時本澳緊缺及有需要的職業。引入對本土經濟發展有幫助,甚或能夠帶動就業崗位的行業,並對此訂立一套審批標準。定義何謂「人才」,何謂「緊缺」,而不是在申請時隨便寫個「總監」、「經理」便可通過審批。 投資移民審批應視本地需要 她認為政府將來應審視本澳地區需要,與人才培養政策是否配合。例如今次獲批的醫療行業人才,當中本澳對此有何需要、涉及甚麼本澳緊缺的人才、對帶動本地職業發揮何等作用等,應定立計分標準再進行審核。參考其他地區做法,應該要按地區發展需要引入人才,亦有委員會監察整個申請流程。而不是企業說申請人是某崗位的人才,即使非緊缺政府亦要引入。 廉署曾於2013 年建議貿促局,在投資移民申請人在取得澳門永久居留權前,應增設複查工序。貿促局因應建議,在兩個月後設立確認機制,當申請人申辦永久居民身份證前,須獲得貿促局的「確認聲明」,證明過去七年沒有改變臨時居留條件。但廉署在二次審查中,發現貿促局在一年後,改變沿用的確認標準及理解,單純以申請人臨時居留七年便直接簽發「確認聲明」。李靜儀稱,政府近年一直表示「正聽取相關意見」、「做緊有關規定」等,但實質上並沒有改善有關制度,她相信沿用舊制度來審批現有個案,只會繼續引起公眾質疑。
本澳是社團社會,不少團體及機構均有接受政府公帑資助,但社會意見質疑其使用資助的透明度不足,難以讓公眾監管。立法會議員蘇嘉豪日前書面質詢政府如何確保受資助社團須依法公開相關帳目,公共資產監督規劃辦公室回覆指出,隨著社會發展,社團數目大幅提升至約10,000 個,而目前兩部規範性文件已不適應社會情況,有需要對相關制度作全面檢視及更新完善,目前已展開相關立法前期工作。 蘇嘉豪在質詢中指出,第2/99/M 號法律《結社權規範》規定,若社團收取公共實體的津貼或資助超出行政長官訂定的金額,必須公布賬目,以確保公眾法定的知情權和監察權,蘇嘉豪質疑政府何時會落實相關規定。 公共資產監督規劃辦公室主任陳海帆回應指出,特區政府在向私人或社團提供財政資助時,一直依據第54/GM/97 號批示及其他相關法例的規定,對每項資助申請作出分析及審批,並透過不同層面和形式監察受資助者運用資助款項的情況,以保障公共財政資源的合理運用。 然而, 不論是第54/GM/97號批示或第號法律,生效至今已超過20 年,立法者是因應20 多年前本澳的社會狀況而制定。 據資料顯示,當時澳門具權限批給社團資助申請的自治基金,主要有澳門發展合作基金會及澳門基金會,登記的社團為約1,700 個,隨著本澳社會的不斷發展,至今已有20 多個自治基金,登記社團大幅提升至約一萬個,升幅達488%,加上特區政府多年的經驗實踐,上述兩部規範性文件已經不適應現時社會情況,亦難以滿足社會大眾對於公帑運用合理性及透明度的監督訴求,因此有需要對相關制度作全面檢視及更新完善。 為貫微落實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公監辦已經展開相關立法的前期工作,制定統一的資助審批基本制度,並將聽取相關公共部門或實體的意見和建議,以達至不同資助計劃在規則層面上實現統一化及標準化的目標。 公監辦主任陳海帆表示,特區政府在向私人或社團提供財政資助時,一直依法作出分析及審批。(《力報》攝影組攝)
因應市政署分階段重整行人路,為免道路重覆開掘,經交通事務局協調,澳門電力公司於路環竹灣馬路部分路段一併維修照明系統,合併施工後預計可縮減約20 日工期。 配合上述工程,本月24 日(周四)至7 月17 日(周六),路環竹灣馬路實施交通訊號燈控制下之單一車道輪流通車措施,並暫停使用該處之輕型汽車泊車位。 巴士方面,受工程影響,由本月24日(周四)上午10 時起至7 月17 日(周六),「竹灣馬路-1 」站會暫停使用,乘客可選用「竹灣泳池-1 」站,同時,亦會暫停使用「竹灣馬路-2 」站, 乘客可使用往金像農場方向,距原站約180 米之臨時站,詳情可查閱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網頁及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網頁http://www.tcm.com.mo/。
農曆五月十八日(27 日星期日) 哪吒誕,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主辦「辛丑年恭賀哪吒太子寶誕」慶祝活動,因應疫情關係,一切從簡,只保留祈福法會、開印及醒獅出巡等項目,旨為減少人員聚集,達至神人抗疫,更好傳承與發展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遺名錄的「澳門哪吒信俗」。 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昨日下午假大三巴哪吒廟前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慶祝活動詳情, 會長葉達,副會長李家寶,李耀光,理事長楊國雄等出席。葉達表示,值理會經綜合考慮,堅持在防疫措施做足情況下舉辦賀誕,冀疫情盡早結束,達至神人抗疫、水陸平安、社會融洽。27 日上午10 時於廟前開展「賀誕祈福法會」,設灑淨及祈福贊星轉運儀式並請醒獅酶出巡。系列活動獲文化局,澳門基金會,市政署及霍英東基金會等贊助。主要取消盆菜、神功戲等節目,希望公眾諒解。 冀保育澳門唯一圍村茨林圍葉達同時是茨林圍原居民關注組召集人,他表示,茨林圍是澳門唯一圍村,位於大三巴後面,即使現在破舊不堪,但仍吸引遊客、本澳及鄰近地區的考古科學生及教授前來尋幽探秘,入內感受澳門唯一的圍村生活,雖然古城牆已被周邊大廈侵蝕,但尚餘部分仍然是一份難得而珍貴的考古及旅遊資源,應盡力保育,結合茨林圍布局和城牆等遺跡統一整治,重塑圍村生活舊貌,引進創意文化產業,結合古城牆遺跡,打造成圍村特色旅遊景點,藉此達到保育古城牆遺跡、傳承歷史文化及延展大三巴世遺景點。 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昨午公布哪吒誕慶祝活動詳情。(值理會提供圖片)
行政公職局由昨(21)日起進一步簡化現有網上開戶步驟,並推出由父母或監護人為未成年子女網上開戶服務。居民可經「一戶通」辦理與未成年人相關的服務,例如透過「一戶通」內的「我的健康」,隨時隨地查閱個人醫療記錄、疫苗接種記錄,以及預約接種流感疫苗等,並進行健康管理。 特區政府推出的「一戶通」現時已提供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創業及營商、公證及登記等逾70項公共服務,行政公職局表示,用戶量亦穩步增長,現已達到19.3萬人。由即日起進一步簡化現有網上開戶的步驟,並推出由父母或監護人為未成年子女網上開戶服務。 在積極聆聽用戶和各界意見後,行政公職局對「一戶通」網上開戶流程作出簡化和優化。即日起,18歲或以上澳門居民的開戶,在下載「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後,無需再填寫姓名,只需驗證手機號碼和輸入申請人資料(身份證編號、性別、出生日期),再進行面容識別即完成開戶。18歲以下居民則須由父母或監護人協助開戶,驗證手機號碼後,分別輸入申請人和父/母/監護人的資料,並由父/母/監護人進行面容識別,便可成功開戶。 須先確認身份檔案已存有關係資料 進行上述步驟時,如系統提示「未能確認申請人與父母或監護人的關係,請檢查父母或監護人資料是否正確」,則需另行確認未成年人的澳門居民身份檔案內是否已存有未成年人與父親/母親/監護人的關係資料。身份證明局早前已推出網上核實親屬關係服務,有需要的父母可透過「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登入帳戶辦理申請。申請時只須輸入未成年子女的澳門特區居民身份證編號。成功提交申請後,申請人將於五個工作天內收到核實結果,如有需要,身份證明局會通知申請人提供補充文件,被核實的關係資料將會存入申請人及相關人士的澳門居民身份檔案內。 此外,身份證明局提示,如未成年人的親權發生變動,行使親權的一方須盡快通知身份證明局,聲明行使親權及提交相關證明文件,以便將資料存入當事人的居民身份檔案內。 與此同時,「一戶通」亦增設了「添加(+) 」和「切換」賬戶功能,方便父母或監護人管理未成年子女的賬戶。相關用戶可於賬戶介面內,添加未成年子女的賬戶及按需要進行不同賬戶切換。當子女年滿18歲或更改密碼時,有關管理未成年子女賬戶功能將自動解除。
多年來,特區政府及相關學者一直探討澳門在區域合作中之行業發展問題,身兼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及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院長的高勝文表示,如果要研究澳門在區域合作中適合發展甚麼行業,首先要了解澳門的經濟發展歷史、現狀和發展定位,才能精準發展適合之行業,促區域合作與經濟發展。 三次經濟轉型 產業從多元趨向單一 埋隱患高勝文表示,長久以來,澳門屬外向型經濟體,並以第三產業發展為主。回顧澳門近代經濟史,經歷了三次經濟轉型,於晚清時期逐漸發展起來的原料加工業和專營制度產業,促成首次經濟轉型;此後,七、八十年代紡織製造業的興起及內地的改革開放政策,開拓及發展了銀行、保險、房地產等高附加值服務業,這可視為第二次經濟轉型;20世紀末,澳門回歸後賭權開放,進入第三次經濟轉型。總的來說,三次經濟轉型,使產業從多元趨向單一,也為經濟發展埋下危機隱患。 第四次經濟轉型 為產業重新邁向多元提供了機遇 高勝文指出,隨着2003年《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的簽署實施、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及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正式發佈,特區政府正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配合中央政策,逐步落實「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設。多年來,特區政府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並通過結合教育,大力發展會展、金融、中醫藥及文化創意等產業。由此,帶動澳門進入第四次經濟轉型,使澳門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為產業單一重新邁向多元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借鑒及參考成功經驗 高勝文續指,區域合作能進一步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他以教育領域為例,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就是一個成功的區域合作例子,解決了澳門因土地不足而阻礙教育發展的問題。可以說,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得到了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新校區的建成,揭開了「一國兩制」的新篇章,是澳門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重要里程碑;他又以發展非博彩元素這一問題為例,指現時澳門博彩格局基本定型且難以改變,但如果通過區域合作,參照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的模式,由中央授權澳門特區政府,在規定的期限內對橫琴依照澳門特區法律實施管轄,則可減少對現時澳門博彩格局的影響,只需在橫琴現有的非博彩元素上再加以發展,便可較易增加非博彩元素。 冀精準發展行業 促區域合作與經濟發展 高勝文認為,本澳經濟多元需適度,需認清自身的定位及發展方向,精準發展適合之行業,而不是甚麼也去做。對於澳門在區域合作中之行業發展問題,他建議澳門應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發揮「一國兩制」及其他獨特優勢,通過堅持一個目標、協調兩種制度、完善三大板塊、實施四大戰略、發展五大事業的發展策略,這對澳門落實「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功能定位、融入及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設等方面,均有重大意義! ( 澳促會提供圖片) 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 高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