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工程進行中的鄰近林茂海邊大馬路四幅閒置土地建設臨時休憩設施,以及與其相連的公共空間作整體規劃及重整,劃分具規模的兒童遊樂區和綜合健身休憩區兩大功能片區,當中便有引入共融式遊樂設施。整個規劃總佔地面積合共約6,220平方米。 毗鄰的兒童遊樂區工程亦於去年10月開標,在兒童遊樂區中,會設有滾軸溜冰場、沙池玩樂區、具起伏坡度的遊樂滑梯區,並建有兒童遊樂設施、緩步徑及多功能廣場等,設計上會引入趣味性強及共融式遊樂設施,為不同年齡層及需要的兒童提供交流及親子活動場地。 提供靜態休憩空間 在綜合健身休憩區中,將設籃球場及兩個小型投籃練習區的「自由波地」,同時亦會設有不同強度及組合的健身器材,以供市民使用。為優化有關建設區域的步行環境及綠化景觀,將一併重整周邊的行人道,並結合該區域現有的樹木擴大綠化範圍,完善整體的綠化景觀;同時設置具特色的桌椅及雨棚,營造與自然融合的遮陽及擋雨屏障,優化步行環境,創建雅緻街道景觀,為居民提供靜態的休憩空間。 林茂海邊大馬路臨時休憩設施,引入共融遊樂設施。 (市政署模擬圖)
行政長官賀一誠昨日在立法會透露,正與內地磋商接種疫苗互認,在廣東省先行先試,若能實現與內地疫苗互認,相信除可減低市民做核檢成本及時間,亦可便利旅客來澳。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曾指出,加快接種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就可早日摘掉口罩。要盡早恢復正常生活,疫苗是目前最佳選擇。 本澳疫苗接種進度緩慢,接種工作雖已進行了兩個月,但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數據,截至昨日下午4時,累計完成接種疫苗共有人次,以目前澳門人口676,100 計,完成接種疫苗人次僅超過人口的10%,但需要接種兩劑疫苗才可以產生有效免疫力,現時只有24,464 人次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距離構成「免疫屏障」所需仍有一大段距離。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早前在其個人微博寫下這樣一句話:「疫苗不接種成功,就無法徹底開放」,針對許多人接種新冠疫苗的猶豫及觀望現象,他直言大家覺得「風險不在我身邊」,對遠方的風險不予關注,是不踴躍主要原因。 接種疫苗雖然是免費,但是屬自願性。猶豫及觀望情況普遍存在,不僅在本澳,在內地、香港、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樣存在猶豫及觀望情況。本澳疫苗接種率偏低,主要因疫情防控成功,從未發生社區傳播,不少人認為澳門十分安全,毋須接種疫苗,也有人認為其他接種了,我不用打,這些心態令本澳疫苗接種率偏低。 隨著世界各國疫苗接種進度良好,陸續有國家和地區宣布正準備推行「疫苗護照」計劃,以恢復人員來往,推進經濟復蘇。目前不少經濟體都在研究發行及互認「疫苗護照」,在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後發給電子證明,可作憑證自由進出邊界和公共場所,以逐步恢復人員跨境流動及促進經濟復蘇,其中一要件是大部分民眾已接種疫苗,形成「免疫屏障」才能商討「疫苗護照」互認。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早前指出,理論上,接種疫苗要有70至80%,才可以形成「免疫屏障」。未建立「免疫屏障」是無法徹底開放關卡,澳門屬外向型經濟,亟需外地旅客重臨,無論對外或對內都必須建立「免疫屏障」,本澳需鼓勵更多居民接種,提升接種人數比例。只有「免疫屏障」才有望更快恢復對外經貿及旅遊互訪,加快經濟與社會活動重回正軌,回復正常生活。
颱風季節將臨,根據氣象局預測,今年影響本澳的熱帶氣旋數量屬於正常偏多,有五至八個。颱風及天文潮來襲,一直屬於「重災區」的內港尤其不能掉以輕心;有一直關注內港水患的市政諮詢委員梁鴻細認為,政府除可提早作出部署外,亦可加強對居民的提醒,包括防水意識及熟悉逃生路線等。 【本報記者劉凱輝攝】 氣象局早前預測,今年影響本澳的熱帶氣旋數量將處於正常至偏多區間,約有五至八個,其中至少有一個屬強颱風,而本澳今年的首個熱帶氣旋預料將在6 月上旬或之前出現。 市政諮詢委員梁鴻細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氣象局預計今年颱風比去年稍多,加上天氣熱等影響有機會令颱風威力較大;他稱,內港一帶如遇上風暴潮只能「睇彩數」,一旦遇上「山竹」、「天鴿」等級數的強颱風,水浸還是比較嚴重。惟他認同政府近年恆常化舉行「水晶魚」等民防演習行動,認為政府會提前作出相關部署;他同時建議政府加強宣傳,提醒居民加強防浸意識以及熟悉逃生路線。 盼內港北水泵站緩解水進壓力 防水工程方面,梁鴻細稱一直關注早前市政署開展的內港北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他指按現時進度,預計5、6月能順利完工,日後遇到大雨、一般天文潮或輕微海水倒灌時,可有效截水,緩解居民和商舖水浸壓力。同時,近年居民和商舖亦加強防水意識,例如會在地台做高一級,商舖裡面亦會放置枱櫈以便隨時將貨物墊高。 根據資料,政府在2018年已明確推進七個防災減災重點工程項目,其中僅有已進行中的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和筷子基至青洲沿岸防洪工程有望在今年中完工,其餘多項防災減災基建仍處於研究或前期工作階段。 水晶魚2021下周六舉行 「2021年民防架構會議」上周五在北安出入境事務大樓舉行,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在會議上表示,為更好地應對今年風季的來臨,本月24日(下周六)將舉辦「水晶魚2021 」實地颱風演習,並繼續邀請市民參與,提升他們對「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的認知,過程中會注意及遵守衛生局的防疫指引。
一名青年男子涉嫌禁止駕駛期間駕駛,結果於林茂海邊馬路失事受傷,被治安警拘捕,涉嫌觸犯「加重違令」罪,移送交檢察院處理。 被捕男子姓梁,20歲,本澳居民,職業為一名司機。本月8日,治安警接報於林茂海邊馬路發生電單車失事意外,到場時發現電單車司機受傷,但他無法出示駕駛執照。警方隨即翻查其駕駛紀錄,發現他於今年2月25日因酒後駕駛被截獲,被初級法院判處禁止駕駛三個月。(資料圖片)
警察總局局長助理王健、關務總長李思雅等一行,昨日到訪社會民生促進會及江門同鄉會,與促進會會長陳溥森、理事長兼立法議員胡祖杰、顧問兼立法議員鄭安庭、江門同鄉會理事長劉家裕及常務副會長羅彩燕等舉行座談,就民防志願協防制度、防災減災工作、社區治安及青年發展等議題交流意見。 警察總局現正公開招募民防志願者,名額80 名,歡迎年齡介乎18 至55 歲,具服務熱忱的本澳居民報名參與,為本澳民防工作的宣傳教育、災後援助及復原提供協助,報名截止日期至本月27 日。王健表示,根據民防法律制度及細則規定,民防志願者屬民防體系外的輔助參與者,以自願及無償方式參與,由警察總局統籌和協調,所有獲接納人士均需參與培訓課程並通過考核,方能成為民防志願者,透過培訓加強他們防災減災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認知,未來逐步增加民防志願者人數,建立一個聯絡機制,進一步深化民防工作。 警民合作打擊犯罪活動陳溥森代表社會民生促進會及江門同鄉會對警察總局一行的來訪表示歡迎。他表示,近年來,警察總局為了澳門的安定和國家安全,為了防災減災,以及淨化社會環境,在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一線的警員風來雨去,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各個崗位,精神可嘉,尤其是採用「警民結合、防打結合」的形式,與社團、與學校聯繫,警民合作深入社區,預防和打擊犯罪活動,成效有目共睹,令到澳門整體的治安環境即使在疫情的衝擊下,依然保持著持續穩定、良好發展的態勢。
青少年輔導服務不可缺 冀重撥資源守護未來
新會雙水鎮領導訪珠璣會 加強旅澳鄉親雙邊交流
看好疫後樓市前景 信託集團助澳人置業
特區政府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 , 以「 政府補貼、消費立減、全民受惠」為原則,並且參照去年消費卡模式,提出「 電子消費優惠計劃 」優化方案。
特區政府公布「 電子消費優惠計劃 」優化方案,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對優化方案表示歡迎及支持,認為優化方案雙措并舉,既可「 紓民困 」亦能達到「 穩經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