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來勢洶洶,雖然政府早已呼籲市民盡早注射預防流感疫苗,尤其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四歲以下小朋友等高危人士,但仍有近30% 小朋友及學生未接受疫苗注射,一名四歲女童感染流感引發併發症不幸死亡,才引發家長關注注射流感疫苗的重要性,蜂擁到衛生中心注射,人數突增十倍,令衛生當局窮於應付。 流感雖來勢洶洶,但市民毋須恐慌。針對每年夏季及冬季流感,衛生當局早已預先構築防禦網,訂購足夠疫苗,呼籲市民及早注射。但在預防流行性疾病上,無論政府構築防禦網有多嚴密,也不能獨力進行,需要市民配合,官民合作,方能事半功倍,不要誤信坊問讒言,應依足衛生當局指引,共築防線對抗流感。 流行性感冒已是一種風土病,本澳人口密度高,加上旅客眾多,人口流動性大,大大增加病菌傳播機會,衛生當局早在流感高峰期前已採取預防措施,購入12萬劑預防流感疫苗,免費為所有合資格澳門居民注射,並早於去年12月初已呼籲學童注射流感疫苗。根據衛生局資料顯示,只有70% 學童注射,反映不少市民忽略衛生當局呼籲及安排,預早接受防疫注射,縱使政府派出醫護人員到幼稚園學校為學生進行防疫注射,特別針對四歲以下小朋友,幼稚園學童需有家長陪同下方可注射疫苗,但幼兒注射率仍低,主要原因是不少家長誤信讒言,對注射流感疫苗有顧慮,擔心會出現副作用及幼兒年紀太小不宜注射疫苗等,亦有家長聲稱工作忙碌,無暇安排子女接受防疫注射。 發生四歲女童感染流感併肺炎死亡事件,始觸動廣大家長神經,高度關注流感預防。政府雖已築好社區防疫屏障,但仍需市民支持與配合。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注射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方法,是減輕流感流行危害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流感病死率及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 今年冬季流感高峰,衛生當局因應疫情發展快速應對,增購四萬劑疫苗,增強防堵力度,應對不時之需,疫苗供應充足,居民毋須過分擔心,但為人父母應盡責任,為保障子女健康,百忙中也應設法安排時間帶子女接受防疫注射,依足衛生當局指引,共同築好防線,對抗流感。
文化局聯同政府多個公共部門在昨日正式推出「拍攝申請協調服務」(簡稱「協調服務」),簡化來自本地或境外的電影拍攝單位在澳申請拍攝的手續。「協調服務」與以往要逐個部門申請的手續不同,文化局將統一接收各類境內外單位的拍攝申請,之後拍攝申請回覆則由各參與計劃的公共部門直接與拍攝單位聯絡。
澳門國際機場昨舉行傳媒春茗活動。澳門國際機場尅股份有限公司(CAM)董事局主席馬有恆致辭表示,去年澳門國際機場旅客突破710萬人次,整體收入達到49億澳門元。機場今年計劃擴建,將提升到每年1,000萬人次。 馬有恆稱,2017年澳門機場旅客突破710萬人次,同比增長8.1%;機場航班升降超過58,000架次,同比上升2.8%;貨運量超過37,000噸,同比上升14%。機場整體收入達到49億澳門元,比2016 年上升9.2%。 他又提到,去年CAM投資基礎建設2.1億澳門元,並已著手研究擴容計劃。今年隨著候機樓北面第一季度投入使用,客容量提升至每年750萬人次,北擴區域商店及餐飲區域招標已進行中, 屆時可提供更多澳門本地特色的餐飲及購物選擇。 另外,候機樓南面擴建亦計劃於上半年公開招標,擴建後客容量將提升至1,000萬人。CAM預計今年旅客運輸量可達738萬人次、貨運量39,000 公噸,航班升降達60,000架次。澳門國際機場2017年的客運量已達本地人口的11.1 倍,比例之高已躋身世界第九位。
在徘徊攝氏7至9度低溫、潮濕、無陽光、冷風不停吹拂、孤立無援下的55米高空上,被半天吊長達一個半小時會是如何一種「極刑」滋味? 身材健碩、年約30歲的俄羅斯籍中國男子,昨午本來懷著既興奮又刺激的心情,光顧全球最高233米「笨豬跳」勝地的澳門西灣湖旅遊塔,領略「高飛跳」(sky-jump)遊戲。但這名男子可算倒足大霉,原本由塔頂往下一跳,作一輪空中飛翔後17秒可降落地面的動作,竟疑因機件故障,結果變成在55米高空上,半天吊達90分鐘! 男子被消防員救回地面時凍得不停顫抖,救護員須用大幅保鮮紙將他包裹保暖,他疑因患上低溫症,須送院留醫觀察。 事後,負責營運該遊戲的公司聲稱,疑因天氣「太凍」,致令安全系統失靈。
文化局一年內兩度「易帥」!文化局昨(29)日發出新聞稿,於去年12月19日上任的文化局局長謝慶茜,因個人健康為由於昨日提出請辭,已獲上級批准。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對謝慶茜的請辭表示惋惜及尊重,期望她早日康復。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隨後於昨晚發出新聞稿公布,司長譚俊榮已向行政長官崔世安建議,委任公職經驗豐富的知名作家穆欣欣出任文化局局長。
過去一年,可謂是澳門文化局的「多事之年」。廉署於去年3月公布《關於文化局以取得勞務方式聘用工作人員的調查報告》,指出前任局長吳衛嗚、梁曉鳴及前任副局長陳炳輝涉及違規以取得勞務方式聘用人員,違紀程度屬「嚴重」級別。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遂於去年4 月決定對當時已退休的吳衛鳴、時任局長梁曉鳴及副局長陳炳輝提起紀律程序,指他們在2010 年至2015 年間違反有關開考及中央招聘的法律規定,繞過上級機關的審批和監管,以取得勞務的方式長期大量聘用工作人員。 梁曉鳴及陳炳輝於去年12 月7 日向上級提出終止定期委任的請求,並獲上級接納及即時生效,譚俊榮遂向行政長官建議,委任時任旅遊局副局長謝慶茜出任文化局局長。
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昨晚發出新聞稿,表示司長譚俊榮向行政長官崔世安建議,委任穆欣欣出任文化局局長一職。 司長譚俊榮認為,穆欣欣公職經驗豐富,熟悉本澳文化藝術發展情況,具備專業能力和才幹擔任文化局局長。 根據新聞稿資料,穆欣欣是知名作家,廣州暨南大學新聞系國際新聞專業學士,南京大學中文系戲劇學碩士、博士。1994年進入公職,於新聞局任高級技術員。2000年以徵用方式在文化局任職,擔任特別計劃處處長。2001年至2011年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負責傳媒聯絡、文化推廣等範疇工作。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擔任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2017年4月至今任新聞局首席特級技術員。( 《澳門雜誌》圖片)
「海一居」事件擾攘超過兩年,3,000多位小業主仍在等待批地失效的司法訴訟結果,卻有一位小業主先在法庭上痛擊了發展商保利達洋行。初級法院民事法庭昨日公布一宗「海一居」小業主請求宣告解除預約買賣合同的判決結果,由這位小業主勝訴,保利達洋行需要返還小業主購買樓花所支付款項202萬5,804元,以及傳喚被告之日起至完全支付為止的延遲利息。
石棉建材在許多老舊建築中相當常見,當中的石棉纖維如今已被證實是一級人類致癌物質,可能導致矽肺病、肺癌甚至其他癌症,潛伏期可能長達30至35年。有民眾昨(29)日致電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透露氹仔一間學校對面地盤正進行清拆石棉瓦頂薄片工程,擔憂工人處理石棉瓦片不慎,恐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影響學童健康,雖然校方早已聯絡環保局求助,但令人驚訝的是,環保局竟然連空氣質素檢測都做不到,需要家長自行聯繫香港相關公司檢測,學童到底有沒有?吸入多少? 有毒空氣,至今無人知曉。 涉事學校早前發出聲明,指校方在發現問題後立即向環保局查詢,要求在學校範圍內進行空氣質素檢測,但竟獲得「澳門並沒有這方面檢測」的回應,因此始終無法得知學童呼吸的空氣究竟有無問題。最後在該校一位學生家長的協助下,才聯繫到一間香港公司提供檢測,但需要到3月份才能提供服務。該校昨日宣布暫停課外活動,同時關閉所有門窗一周。 有關工程無准照就此個案,環保局昨日發出新聞稿表示關注,強調已於本月19日收到個案,已派員跟進及調查後,發現有關工程無申請工程准照,因此立即要求停工。該地盤懷疑含石棉之建材則會交由專家協助分析成分。 教青局教育廳廳長龔志明昨日強調,局方會一直協助學校與相關部門溝通,採取一切有效措施,同時保障學生健康,釋除家長擔憂。龔志明又指當局十分重視事件,已於昨(29)日早上已派工程師和主管人員到學校視察,聽取家長意見。
第十三/ 二○一七號法律修改《民法典》不動產租賃法律制度(俗稱《新租務法》)的新規定,將在下月18日生效。 當初七項條文當中的五項經討論後通過,包括強制公證認定、延長租賃關係存續期至三年、引入租賃爭議仲裁中心等。 但調刺地議案中的關鍵設立租金最大調整系數卻不獲通過,這卻大大令「延長租賃關係存續期至三年」一項的效果大打折扣。在現時的《租務法》下,如果租賃開始至合同期滿或至其續期期滿不足兩年,出租人則無權在期滿時單方終止合同。 《新租務法》將現時的兩年改成為三年,以保障租戶的權益。這項對一些中小企來說的確不錯,皆因很多公司開業準備如裝潢工程、申請牌照等均需要花一年多時間,若租約有三年時間,變相令經營更可以減低租金波動的風險。但在設立租金最大調整系數的條文不獲通過的情況下,如果業主大幅加租,租戶最終也敵不過也要搬離,所以承租人的租住權益有多少保障,實在難預料。 《新租務法》另一亮點是引入租賃爭議仲裁機制。本澳現時處理租賃爭議的唯一法律途徑是透過司法訴訟,但訴訟程序繁複冗長,法院要排期審理,而法院裁判後仍有可能上訴。而新法引入仲裁機制,讓居民在解決租賃爭議的方式上有多一種選擇,簡化解決爭議的程序本是好事。 但在新法下的仲裁機制卻屬自願性質,試問代入「租霸」思維,你會自願去接受仲裁嗎?所以仲裁機制對解決令人頭痛的「租霸」問題幫助不大。 《新租務法》本旨是重整市場秩序和完善現行租賃制度,但思前想後對租賃市場的影響的確不大,反而可能產生其他問題。從當初法案中設立租金最大調整系數的建議可看得出來,政府相信「有形之手」可重塑巿場。但世界各地的租金管制經驗已得知,租金並不會因為被人為限制而不上升,原因業主可於約滿後不續租,再找另一位能付出更多租金的租客。惟有自由市場才能有效率地調節租金升跌和決定市場供應,有時過份熱心倒頭來只是白做,白白浪費社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