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元年

甚麼再次偉大?

在克林頓仍是美國總統的年代,保守右翼曾經就克林頓的性醜聞大加抨擊,甚至發動彈劾,為總統的性道德建立了高標準。但在特朗普年代,當美國AV女星與總統傳出通姦醜聞時,不但保守派不聞不問,甚至連對立面的民主黨也無動於衷,畢竟與身揹21宗性騷擾醜聞相比,通姦實在沒甚麼好意外。但最弔詭的是,特朗普卻是傳統保守家庭觀念的捍衛者,反對墮胎、反對性別平權,也反對性解放。這種似是而非又自相矛盾的處事風格,正是特朗普的註冊商標,也是他執政一年以來,留給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當地時間1月20日是特朗普就職滿周年的紀念日,無巧不巧,在共和黨掌控參眾兩院的情況下,美國聯邦政府仍然因臨時撥款案擱淺,而在20日凌晨零時起停擺。美國聯邦政府停擺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原因不外乎是國會兩黨鬥爭,然而在共和黨掌握參眾兩院多數,又是新總統上任剛剛屆滿周年之際發生,凸顯出的則是華府的對立與隔閡。扣掉一系列聳動發言與外交表演,特朗普執政元年真正做到的事屈指可數,包括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以及通過大規模稅改政策等。 回看這些成績,許多都來自競選時期的承諾,當初特朗普的勝選,來自於代言了全球化中的失敗者,也就是基層老百姓的聲音,他自己也是如此宣稱,但他治下的稅改政策,卻是給老百姓加稅,給富人加薪,還替未來十年製造萬億美元的財政缺口,留待全民來埋單。雖然特朗普仍然強調是替多數人代言,但稅改政策的民調卻是反對大於支持,更別說特朗普重用高盛集團的頭馬出任財經官員、仰賴企業替白宮草擬法案,要如何站在老百姓這一邊了。 特朗普元年,事實的邊界更加模糊。他崇尚民粹,卻屢屢站在民意的對立面,自己卻又總是罔顧事實,自圓其說。他對批評者與支持者採取不同的標準,凡是批評者都會被列為「人民公敵」,美國人民打開電視,在福斯電視台與CNN呈現的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中擺盪。 所以當他稱非洲與中南美洲國家都是「糞坑國」時,他仍然堅持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一位總統的性格,代表一個政府的性格,當總統只在乎自己的自由,而不管他人的自由時,擬定政策就不可能為所有人考慮,而一個只考慮自身利益的世界強權,就會變成全球的不穩定因素,更何況他們的總統還有一顆好大顆的核彈按鈕。特朗普元年,到底甚麼再次偉大?

22/01/2018
13855

設立環保工業救澳門

隨著內地今年元旦起實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暫未見政府對此影響重深遠、重大的方案,有何對應策略,對於環保局計劃推出「回收業設備資助計劃」,但這項計劃只針對資助回收業界購買經營回收活動所需的設備而已,並非一個通盤的環保政策,在此我們不厭其煩地重申,我們要的是一個由政府帶頭的環保工業,不但藉此扶助回收業界,更希望藉此契機,大力整頓本澳的垃圾問題,這才能給小城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千萬不要忽視《方案》的巨大殺傷力,皆因所有塑膠廢料、未經揀選的廢紙、紡織廢料及釩渣等品種,今年始一律不能再進入內地。不能依靠祖國處理的後果如何?當然是一股腦兒送往堆填區掩埋或送往焚化爐焚化,惟堆填區早已到達飽和頂點,但環保局一直愛理不理,到它真的崩坍才去關注,或許已太遲。 環保政策是一整套針對各式垃圾的處理方案,包括建築物廢料、家居生活垃圾、廚餘、廢紙、塑膠製品、傢俬、電器、電子產品、玻璃樽等,明顯目前居民對於源頭減廢的意識不高,光靠嘴頭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應付問題,政府必須從幾大類的垃圾處理方式著手,例如對建築物廢料作強制性收費(政府稱今年會進入立法程序),首先一刀砍斷體積龐大的建築物廢料任意佔用堆填區空間的機會,貫徹用者自付模式。 政府去年還稱,膠袋徵費今年會和建築物廢料管理制度,一併進行立法程序。在此寄望政府加快速度,讓政策盡快落實,事實是時間不等人,以膠袋為例,本澳一年產生四億五千萬個廢棄膠袋,這是多麼恐怖的數據! 廚餘方面,佔家居垃圾四成以上,廚餘很難焚化,且廚餘要是處理得好,是很好的生化肥料,不能把它等同其他垃圾處之。至於電器、電子產品,亂棄堆填區,絕對是禍延子孫的惡劣做法。一大籮問題,政府必須嚴肅正視,由政府帶頭設立多個類別的環保工業,一方面撥地撥資源扶助環保回收業界,官商民合作解決問題,另外立例嚴懲不守法者。韓國、日本、台灣、德國……莫不以龐大政府機器大力對付垃圾,如果政府還是嘴硬心軟,只有被垃圾玩殘的一日。政府今年財政預算總支出為1,096億元,我們就不信政府拿不出公帑進行環保工業,單是一個「零頭」,相信已發揮極大作用,我們期望政府拿出大魄力,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宜居城市。

19/01/2018
30030

歷史城區保護計劃第二階段諮詢

明日起至3月20日為期兩個月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下稱《保護計劃》)首階段的「框架」公開諮詢工作已於2014年12月完成,2015年公布總結報告。第二階段的《保護計劃》公開諮詢,將由明(20)日至3月20日為期60日諮詢,期間將分別於下周六(27 日、2 月11 日(星期日)、3 月4 日(星期日)和3 月11 日(星期日)舉行四場公眾諮詢會。 文化局昨日(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文化局代局長楊子健及代副局長梁惠敏等出席介紹有關詳情。梁惠敏表示,《保護計劃》諮詢文本,提出11條須作特別保護的重要景觀視廊、提出各重要景觀視廊的景觀價值和管理措施;19條須作特別保護的風貌街道線路,包括延續空間特色(包括對街道兩側建築及其鋪地特色的延續)、規範廣告招牌的設置;24處須作特別保護的區域或街道線路提出主要管理措施;城區內四類被評定的不動產及其相鄰地段的建築限制條件之制定原則和方向,提出城區內緩衝區的建築高度整體控制之原則和方向等。 梁惠敏稱,諮詢文本還提出城區內向公眾開放的被評定的不動產其日常使用管理計劃;在應對安全風險時的一般管理措施,針對城區內被評定的不動產面對的主要風險類型,提出相應的風險預防措施;明確「澳門歷史城區」監測工作的類型和重點內容,明確監測對象,包括組成「澳門歷史城區」核心區內八個廣場空間及22處被評定的不動產;此外,也提出財政資源、特色生活方式的延續、旅遊、交通、市政設施、城區綠化、宣傳與教育、研究工作八個範疇的管理方向及策略。 市民可在公開諮詢專題網www.culturalheritage.mo/Survey/sgchm2017/cn/下載諮詢文本,亦可在明(20)日於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文化局轄下公共圖書館及政府資訊中心索取,公開諮詢設有多種發表意見之渠道,歡迎市民通過郵寄、傳真、電郵、網頁或親臨等方式,向文化局提供意見。

19/01/2018
18619

荔枝碗船廠片區不動產評定

下周起公開諮詢60日

針對大眾關注的路環荔枝碗船廠保育問題,文化局昨日宣布,由下周一(22日)起至3月22日,進行為期60日《荔枝碗船廠片區不動產評定──公開諮詢》,期間將舉行三場公眾諮詢會。公開諮詢專題網站www.culturalheritage. mo/Survey/laichivun/cn已開通,歡迎市民瀏覽及下載諮詢文本,並可在下周一於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以及文化局轄下公共圖書館索取,市民亦可通過郵寄、傳真、電郵、網頁或親臨等方式,向文化局提供意見。如有疑問歡迎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文化局2836 6320 查詢。 荔枝碗船廠保育經歷一波三折,在2006 年荔枝碗船廠最後一艘船製造完成後廢棄至今。荔枝碗船廠是大珠三角區域其中一個現存規模較大型和具完整性的罕有建造木船工廠遺址。規劃部門為延續路環舊市區規劃、保育及承傳昔日光輝的路環造船業工藝,開展路環舊巿區荔枝碗規劃研究;2012年曾提出以造船文化及工業遺址為重點,以本地居民為對象,通過有系統地串聯歷史記憶空間,延續舊巿區的風土文化氛圍,優化區內環境,達到推動路環舊巿區發展與保育並重的活化目標。 但規劃一直未進行,船廠日久失修,出現倒塌危險,去年3月其中兩間船廠倒塌。海事局為確保附近居民及行人安全,進行清拆,引起保育人士關注。 荔枝碗船廠負責人組成「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並發起聯署,要求文化局對荔枝碗造船村啟動評定程序。去年4月文化遺產委員會一致贊成對荔枝碗造船村啟動評定程序。至上月行政長官及社會文化司司長分別批示,啟動荔枝碗造船廠的文物評定程序。

19/01/2018
3342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