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俾利喇街發生涉及斑馬線的奪命車禍,一名本地婦人慘被撞死,事隔六日,本澳再發生涉及斑馬線的嚴重交通意外,一名70多歲本地女長者,昨日在沙梨頭林茂海邊大馬路使用斑馬線時,懷疑被一輛輕型貨車撞飛,頭部重創,意識模糊,送院急救後目前仍須留醫。涉案司機供稱,當時收掣不及,他事後否認「過界」司機,至於他是否不熟悉本澳道路情況肇禍,有待警方調查其駕駛資格及真正車禍原因。 現場消息指,昨午2時許,一輛輕型貨車沿林茂海邊大馬路往筷子基方向行駛,至遊艇會對開懷疑在斑馬線前收掣不及,撞飛斑馬線過路的一名70多歲女途人。女途人頭部首先撞及貨車車頭蓋,再反彈地上,當場浴血躺在地上昏迷不醒。警方和消防接報後迅速到場,女傷者已意識模糊,經初步包紮止血及固定頭部後,隨即將她送院搶救,送院時清醒度不斷下降,目前仍在醫院留醫。 是否「過界」司機有待調查至於涉案男司機姓黃,40餘歲,內地人士,持本澳藍卡工作證,他通過酒精測試後向在場交通警否認自己為「過界」司機。 警方事後調查證實,黃男持有澳門合法駕駛執照,不涉及過界勞工,至於是否「過界」司機(即違法從事駕車運輸工作),須進一步調查,或交予檢察院處理。 昨日車禍亦是六日內二度發生涉及斑馬線的嚴重交通意外。前一宗發生於本月10日早上9時許,一輛新時代巴士公司大型巴士駛至俾利喇街時,司機聲稱殺車錯踏油門,猛撼前方一輛正停在斑馬線前的私家車,最終導致一名正橫過斑馬線上的60多歲女途人喪生,事件並釀成五車連環相撞。
慈善活動在本澳不勝枚舉,各種捐款市民都耳熟能詳,不但市民能舉手之勞做善事,對企業而言更是回饋社會的重要表現。而人們捐獻的善款,是否能交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上,自然是受到關注的話題。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博士昨日就在「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指出,本澳慈善組織存在賬目透明度低的問題,認為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自昨(15)日起一連三日在澳門科學館舉行,兩岸四地約200位專家學者、慈善事業負責人,一同就「協作、創新與專業服務」主題做重點探討。 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牛根生在發言時提到,自2013年首屆論壇在深圳舉辦以來,連同台、港、澳已分別承辦四次論壇,共建了一個共建、共用的慈善交流平台。他稱兩岸四地慈善界同氣連枝,當出現重大自然災害及需要合力開展大型項目時,更需要密切協助,所以應發揮論壇線下功能,建立兩岸四地滅災、防災、救災的慈善力量聯動機制,大型慈善活動的組織協作機制,為兩岸四地慈善力量參與提供信息支持、協調服務等。 「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由中國慈善聯合會、澳門基金會、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聯合主辦、並獲頂新公益基金會支持。
去年「8.23 」風災奪走十條寶貴人命,造成嚴重生命財產損失,時任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坐鎮」家中搖控指揮,氣象局遲至當日上午9時才改掛八號風球,遭受市民猛烈抨擊,隨後「自願退休」。廉政公署在針對氣象局的調查報告中痛批馮瑞權多次出現嚴重問題,不但運輸工務司對他提起紀律程序調查,特首成立的「8.23風災專案調查委員會」也正進行專案調查。如今調查結果還未出爐,風災發生至今無人被處分,需負絕對責任的馮瑞權卻已安然退休,退休金落袋為安。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昨日被問及有關馮瑞權的退休金申請情況,她稱,馮瑞權已任職滿30年,同時滿足年齡條件,並在去年8月提出11月27日退休聲明,整個退休卷宗已交到退休基金會,待資料齊備就可計算退休金金額。陳司表示,有關個案無任何特別情況,故依法如平常程序處理。 她又透露,現時有關資料尚未齊備,待收齊資料、計算過後便會刊登退休金計算批示,她料需時不會太長。至於馮瑞權是否需要受罰,則要視乎未來的紀律調查結果。她強調,對於公務員的處罰,無論是紀律、民事或刑事性質,都要依法辦
「港珠澳大橋馬拉松」報名參賽一事,近日在港珠澳三地炒得熱哄哄,有消息指昨(15)日會正式公開接受跑手報名;然而,截至昨晚,盛傳的報名連結依然處於無法登入狀態,網上有傳聞更指,今次賽事因未能成功協調及達成共識而「難產」,但未得到任何方面確認。 早前內地傳媒廣泛報道,「港珠澳大橋馬拉松」會在3月18日舉行,賽事分為42.19公里的「全馬」及五公里的「迷你馬」,兩項賽事合共接受共10,000名跑手參與,報名費用為300及200人民幣,更貼出一條可供1月15日報名的鏈接http://p1015.event.zhongsai360.com/ ,讓各界跑手作準備。 然而,昨正值「報名日」,盛傳的報名鏈接卻「未有開通」,令不少期待報名的跑手摸不著頭腦;而主辦單位的中國田徑協會、珠海市人民政府皆沒有任何正式公布,作為營運單位的華發體育也一樣沒有發聲。 「澳門馬拉松推廣會」會長陸偉堅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直言,由早上開始已有不少「跑友」詢問他有關今次賽事的報名事宜,但由於官方未有任何公布,他實際掌握的資料亦不多,只有靠網上的馬拉松群組知道最新狀況。 報名連結一直未能開通,網上傳聞不間斷,陸偉堅向本報展示了一張傳聞賽事「難產」的網上截圖。據一個馬拉松跑友的微博所講,因珠海市政府未能在協調會上達成共識,決定賽事「不搞了」,惟他沒透露消息來源,令人質疑消息真假。
今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25周年,教育暨青年局主辦,將於2月3日及4日晚上假澳門綜藝一館舉行「學界青年大匯演」慶祝、以及讓廣大青年學生準確認識《基本法》。 大匯演由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法務局、民政總署、體育局、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及澳門公職教育協會協辦,共組織全澳54所中小學校、11個團體,超過500名學界青少年共同參與,大匯演集合戲劇、舞蹈、音樂、武術、民間技藝以及多媒體影音效果等表演元素,透過青年學生以嶄新的演繹方式呈現《基本法》的頒布和實施對澳門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教青局青年廳代廳長張敏輝昨日在記者會上稱,大匯演共演出兩場,分別是2月3日(學生專場)及2月4日(公眾專場),每場設有1,500個座位。公眾專場的門票今(16)日上午10時開始至下周一(22日)供市民於教青局網站作網上登記,成功登記又被抽中的市民可憑中籤短訊及身份證正本,到所選的地點領取門票。詳細內容可瀏覽教青局網頁www.dsej.gov.mo,或致電2845 0852 / 2845 0853查詢。
農曆新年將至,按傳統習俗居民於節日期間會進行祭祀活動,為提高市民於節日期間的防火安全意識,消防局於本月期間開展一系列的農曆新年防火宣傳活動,當中包括拜訪本澳多個民間坊會團體,舉辦防火講座、救護知識講座及燃料安全知識講座、播放電台呼籲及透過燈箱海報宣傳,派員到區向居民及商舖員工派發宣傳單張及海報;亦會前往本澳多個世遺廟宇進行防火巡查及宣傳,希望藉此減少火災發生的機會。 消防局並向全澳市民呼籲,冬季天氣寒冷,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多發期,使用燃氣式熱水爐時應注意安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以免因吸入過量一氧化碳而引致危險,亦應找合資格人士進行定期檢查爐具、氣喉,避免因老化或故障造成氣體洩漏引致火警發生;同時居民應注意用電安全,尤其使用電暖爐、電熱氈及電熱水爐等;而外出或休息前應檢查家中爐具之氣體總開關是否已關閉。最後,倘發生事故應儘快通知消防局,消防局求助電話:119、120、28572222。
司警昨日發出警情通告,指接廣東省反詐騙中心通報,電話詐騙騙徒可能已經修改詐騙劇本,受騙市民手機或會與外界隔絕,增加市民墮入騙局的機會。司警表示,雖然澳門暫時未收到有關舉報,但提醒市民切勿掉以輕心,如收到類似電話,請立即向警方舉報。
沙梨頭新街聯薪廣場對面一個地盤發生懷疑勞資糾紛,昨日早上10時許,四名工人危坐16樓天台,期間勞工局派員到場跟進,司警局談判專家到場協助,消防員在地盤平台戒備。受事件影響,地盤旁邊一段海灣南街一度臨時封閉。 現場消息指,昨日早上10時許,治安警和消防接報上址16樓天台有人企圖跳樓,到場發現有四名工人危坐天台,消防其後於地盤的平台位置打開氣墊戒備,警方臨時封閉地盤旁邊一段海灣南街。警方和消防經了解,懷疑事件涉及勞資糾紛。消息稱,工人追討工作獎金。其後,司警談判專家到場與危坐工人展開對話,勞工局亦派員到場跟進。至中午12時許,四名工人成功被談判專家勸服返回安全位置,其後獲安排到勞工事務局繼續與資方談判。事件中沒有人受傷,事件真正起因有待當局進一步調查。
衛生局昨(15)日接獲六間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合共50名學生發病,包括32男18女,年齡介乎3至8歲,分別於本月9日至12日起出現發熱、咳嗽、流涕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狀,大部分患者尚未接種2017至2018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衛生局已安排採集部分患者的呼吸道樣本送檢;有關學校已加強清潔消毒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並嚴格執行患病學生隔離的規定。 衛生局表示,涉及學校包括聖保祿學校K1B班,其後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中文部小一乙班、氹仔澳門培華中學附屬小學暨幼稚園K1B班、氹仔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K1F班及K3F班、陳瑞祺永援中學(分校)K2D班、培道中學(南灣分校)小二A班。 衛生局稱,澳門流感高峰期一般在每年2至3月出現,呼籲長者、兒童、孕婦、肥胖人士及慢性病人等患流感後較易出現併發症的高危人士,以及經常接觸高危人士者應儘早接種疫苗,詳情可瀏覽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vaccine或致電熱線2870 0800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