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涉及人命、政策、制度的博弈

巴士收費調整方案日前再引起立法會全體議員一致反對,認為政府與三間巴士公司協議的加價方案沒有向公眾詳細講解,事前亦沒有諮詢公眾,更重要是加價理據不足,就連建制派多名議員,也不敢苟同政府的做法。就在這個令政府進退失據的關口,前日發生的巴士奪命車禍,令這場博弈出現極大變數,倘若政府一意孤行加價,又如何說服公眾,在此風頭火勢下,巴士服務質素會得到保證? 如此高難度博弈,就看政府的危機及公關手段了。 是次巴士收費加價方案,至少有四大爭議地方,一是不公開,二是理據不足,三是對長者及殘疾人士分時段收費,四是政府補貼方案不合時宜。 方案不公開,已是一場公關災難,因為巴士服務是公共事業,加價有必要經立法會通過,「先斬後奏」的做法,無疑得不到公眾認同。理據不足,是因為司長老是拿十年未加過價為最大理由。 十年的確是頗長日子,但有論者指,不用「澳門通」的乘客,3.2元加至6.6元,倍數百分百有多,若按每年4%通脹計算,十年前開始加價,到今年不過是4.7元,亦遠低於6.6元,所以就算拿數據反駁,亦說不過去。至於對長者及殘疾人士分時段收費,更是動了眾怒。雖知這兩類人士是弱勢社群,規定他們繁忙時段出門要按程收費,變相不鼓勵他們不要出門,其實在繁忙時段,誰又願意在處處塞車的澳門街出門湊熱鬧,當然是有事才出門。 至於補貼方案就更惹人爭議,誰知按目前補貼方案,每間巴士公司每月拿政府1.1億元補助,但當中六成支出是員工薪酬(約3,600萬元),簡單計算,豈不是十成支出都不用7,200萬元?那麼剩下來的3,800萬元,不就是白花花的利潤!盈利那麼多,還要加價嗎? 就在這個「公關炸彈」還未拆除之際,前日卻發生震動全城的巴士奪命車禍,不管涉案司機是「追更」趕時數、踩錯油門、看手機肇禍、還是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總之在這敏感時段,鬧出這麼嚴重的車禍,旗下車長是這種質素,而車禍不涉及機件故障,明顯是窄路高速導致的人為疏忽,試問巴士公司哪還有理直氣壯的加價理據? 另外,車禍還引發巴士公司暫停兼職車長制度,雖然車禍原因未必和這制度有必然關係,但巴士公司此舉無疑令其他兼職車長生計大受影響,這又是另一「公關炸彈」,際此多事之秋,交通局如何擺平這麼多燙手山芋,就要考驗政府的公關及危機處理手段。

12/01/2018
14820

「港珠澳大橋馬拉松」3月18日舉行

分「全馬」「迷你馬」下周接受報名

港珠澳大橋通車安排正密鑼緊鼓進行,在大橋正式通車前,中國田徑總會及珠海市政府聯合主辦「港珠澳大橋馬拉松」,將於今年3月18日星期日舉行。 跑手可以在伶仃洋上奔跑,同時可在同一個比賽中穿梭香港、珠海同澳門,但有關跑手出入境及保險等問題,有待當局公布。 「港珠澳大橋馬拉松」分42.195公里全程馬拉松及五公里的迷你馬拉松兩個項目,下周一(15 日)開始接受報名。較早前有報道稱,比賽由港珠澳大橋主橋高架橋出發,跑至主橋西人工島折返,當中「全馬」需限時四小時內完成。 據主辦單位昨日公布, 參與人數「全馬」為8,000人, 限20 歲以上,「迷你馬」2,000 人, 限16 歲以上。參賽者可以下周一起登入http://p1015. event.zhongsai360.com/ 報名,費用「全馬」人民幣300元;「迷你馬」200元,獎金包括各獎項總額人民幣122萬元,獎勵「全馬」男女首八名跑手,「迷你馬」則不設獎金獎品。 內地《中國日報》網日前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港珠澳大橋將於今年第二季度後期通車,大概在5月至6月。最終通車日期方案取決於三地口岸工程的進度和跨境通行政策的商討進度。目前三地的口岸設施工程仍在進行中,而跨境通行政策,包括跨境應急救援措施、車輛和人員跨境安排等,亦有待三方政府進一步磋商,最終通車日期要以中央政府的公布為準。目前,在三地口岸設施中,澳門口岸建設進度較快,已於12 月底實現全樓通電。

11/01/2018
124771

暫停三巴士公司兼職制度

交通局決從嚴整頓司機紀律

奪命交通意外後,涉事的「新時代」巴士公司回應時表示,已即時派員到醫院跟進和慰問死者家屬,協助死者家屬的後續事宜;公司將徹底調查事故,如屬人為疏忽,將對相關責任人從嚴處罰,以及檢討和再加強提升公司安全措施。 「新時代」又稱,因相關巴士車廂視頻已當場交警方調查,且涉五車連環事故,結果仍有待警方調查。涉事車長32歲,本澳居民,持巴士駕駛牌照九個月,年度體檢正常,本月7日剛作休假,昨日早上6時50分始工作,通過酒精測試。但有消息稱,涉事巴士司機是兼職員工,已在「新時代」兼職三個月。 至於涉事車輛車齡六年半,去年5月29日通過政府年度驗車,去年底完成公司的正常保養程序,事故後亦通過驗車,初步排除車輛機件問題。 交通局昨日亦對車禍表示關注,又指涉事的巴士公司「新時代」已向當局作出匯報,交通局要求巴士公司檢討現時的安全管理制度,並盡快提交改善計劃;並且對各巴士公司發出指示,要求由今日起,暫停非長期性質(即兼職)工作的車長駕駛營運巴士,同時調整巴士服務評鑑對營運安全的比重,推動巴士公司改善運作。 交通局昨日又公布數據,2017年1月至11月,可歸責巴士公司的交通意外778宗,即每十萬公里涉及巴士服務且歸責巴士公司的交通意外宗數為1.8宗,較2016年同期的2宗減少10%。 當局已要求各巴士公司必須採取更妥善的措施,進一步減少意外發生率,包括要求車長培訓;對交通黑點加強監察;全面檢視現行司機體檢制度;要求對車長的行為進行監察,若發現車長有不正场☆態,即停止其工作,並對違規車長從嚴處理;要求巴士在嘉樂庇總督大橋限速行駛,並挑選駕駛行為良好的司機行駛嘉樂庇總督大橋;加強監察巴士在行駛期間遵守道路交通法律的情況,如衝燈、斑馬線讓先等。

11/01/2018
31775

遣返駕車闖關內地漢引議論

檢察院指符合法律非「放生」

駕駛平治轎跑車從湖南湘潭市到珠海,強闖橫琴及澳門蓮花兩個口岸,直駛澳門國際機場及爬上停機坪的30歲熊姓男子,檢察院以基於其言語沒有邏輯,懷疑精神異常,交回治安警察局處理及將其遣返內地。事件引起社會關注,指當局「放生」嫌犯,檢察院昨日發出新聞稿稱,檢察院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典》規定,依照合法性和客觀性原則,對所有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案中絕無所謂「放生」嫌犯的情況。 檢察院在新聞稿稱,社會上對該案的處理方法存在不同議論。為澄清事實真相,檢察院對相關案件處理情況作說明:上月31日,一名湖南籍內地男子未經出入境查驗,駕車從蓮花口岸闖入澳門,隨後警方將其拘捕並移交檢察院。 根據案情顯示,嫌犯未經入境許可進入澳門特區並在澳門無證駕駛,同時,其在澳門亦涉嫌觸犯《澳門刑法典》第185 條規定的「侵入限制公眾進入之地方罪」。 經檢察院對嫌犯進行訊問,案件並不符合對嫌犯採取羈押強制措施的法定要件;同時,考慮案件的實際情況,目前將嫌犯留置在澳門等候訴訟程序的進行殊不合適。為此,檢察院依法對嫌犯採取相應的強制措施,並將嫌犯先行交予內地警方,待各項偵查措施完成後,檢察院將視偵查結果對案件作出相應處理。

11/01/2018
3006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