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犬領養家庭分享經驗

冀改變公眾對其表面印象

公眾對格力犬的印象,總是停留在賽狗場上狂奔的兇狠模樣,不會首先聯想到牠們是「最佳寵物」。為了解格力犬的真性情,本報記者早前訪問了一個領養格力犬的家庭。Edith 和Roberto 夫婦今年4月開始領養從逸園狗場退役的格力犬Garlic。Edith表示,照顧格力犬一點也不麻煩,以Garlic為例,牠很懶,長期只「攤」在沙發上,平日外出也走得特別慢,更不願在外逗留超過20分鐘。Edith笑稱,若牠是人,肯定會被標籤為「廢青」。Garlic 對人亦很友善,最可貴的是家中小孩與牠感情特別好,後來還放了一個軟墊在小孩床邊,他們每晚都一起睡覺。 格力犬體形龐大,一般人認為飼養牠們定需要一間大屋。Edith指基本上家中只要有一張沙發或一個軟墊,已足夠牠舒適地生活。一般每幾個小時牠便會起身在客廳轉個圈,不到一分鐘又回到沙發躺著。 狗主:狗隻受驚才會吠Garlic平時極少發出聲音,領養初期曾懷疑牠是個啞巴,後來有次聽到哨子聲才首次吠了一聲,也可能是因為在賽狗場太久,有點怕人。為何賽狗場附近居民投訴頻頻聽到擾人的狗吠聲? Edith解釋「啲狗驚咪吠囉!」。任何狗隻受驚時也會大聲吠,在狗場牠們肯定是感到不安才會吠,「咁就要問下狗場平時點對佢哋啦」。與Garlic相處了幾個月的Edith,認同格力犬是最佳寵物,因很善良,格力犬兇殘的形象只是賽狗工業一手塑造成的假像,她和世上所有格力犬領養者都認同牠們很善良和忠心。她呼籲大家親身接觸牠們、認識牠們,更希望有多些本地有心人能給牠們一個家。 狗場:退役受訓後才可領養本報以有意領養人士身分,向逸園查詢領養事宜。職員表示,逸園有個「退役犬隻領養計劃」,申請人只需填寫一份涉及家庭狀況、物業種類、是否有寵物等資料的申請書,當中需符合條件如家中要有足夠空間等。職員還稱,「屋企冇咁上下大就唔好養啦,唔係人人啱養」,並指領養過程需時至少一、兩年。 職員聲稱,格力犬天性兇殘,退役後須受訓成為寵物犬才適合被領養,訓練最少六個月,一般100隻中可能只有十隻合格,其餘不合格的會繼續留在逸園,並主動交待,「依家有《動保法》,唔敢隨便人道毀滅」。

28/12/2017
24426

澳門新晉名片 美食與影展

澳門首個《五年發展規劃》實施剛滿一年,特區政府推動多元發展成效已開始顯現,隨著本澳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創意城市網絡(UCCN)評定為「美食之都」,以及澳門國際影展成功舉辦並獲得國際讚譽,未來澳門經濟發展更趨多元。 澳門國際影展雖然只舉辦了兩屆,已成為本澳年度盛事,不僅為戲迷帶來連場好戲,也提升了澳門旅遊城市的知名度,肩負推動文創藝術與產業多元發展工作。電影製作是文創產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的多元產業之一,近年推出一系列資助和交流計劃,推動本澳電影業界投入創作,提升作品水平,澳門國際影展舉辦成功,可以推動本澳電影產業發展。 雖只舉辦了兩屆, 澳門國際影展有口皆碑,並非行紅地氈般簡單,其特別之處是不少專項與別不同,吸引不少海外電影業人士與會。影展一連兩屆與英國電影協會(BFI)合作開設電影拍攝教育項目,都取得成功,讓澳門年輕電影製作人有機會體驗國際級電影的拍攝模式,同時並通過與外國團隊交流,加強與歐洲文化交流,擴展澳門年輕人文創思維,達到多元化發展目的。 另一特別之處是角逐各個獎項的影片,聚焦在首次及第二次執導的新晉導演,以助力電影業新銳邁上新台階; 另一方面是為觀眾搜羅一些具欣賞價值的環球優秀電影,為業界造就新銳電影從業員的入門階梯。對世界各地新晉導演而言,澳門國際影展是世界各地新晉導演展示作品的平台。 電影產業交流會是影展另一個突出專案,有250 多位來自26個國家及地區的電影專業人士參與,其中Macao Forum 論壇為來自世界各地電影產業人士提供多向交流形式的靈活平台,促進與會者就特定議題積極交換意見。IFFAM 創投會(IFFAM Project Market)集合14個新的電影計劃,尋找投資者、發行商或合作夥伴,澳門可成為全球電影業界一個交流平台。 澳門國際影展已成為澳門年度盛事,但要成為地區品牌活動,仍需多參考鄰近地區的電影節,取長補短,推動電影藝術及產業發展,提升觀眾鑑賞力,支撑市場形成,努力實現影展打響國際名堂願景,使澳門國際影展繼「美食之都」後,成為澳門另一張名片,可持續為澳門電影業、文化創意產業及旅遊業發展帶來長遠效益,協助推進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構建。

27/12/2017
12872

民署作為「一站式服務機構」

貫徹「以民為本」服務精神

為了適應並配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投資者創造條件,促進飲食業的發展,行政長官於2003年7月7日頒布第16/2003 號行政法規,核准修改第16/96/M 號法令所指的第四組及第五組飲食及飲料場所發牌程序,落實「一站式發牌程序」。 民政總署作為「一站式服務機構」,除負責辦理直接與發牌程序有關手續外,還可按其所獲的委託代利害關係人向其他公共實體辦理與發牌程序有關的手續,藉以簡化及完善整個行政程序,提高行政程序的透明度及提昇服務質素,努力貫徹「以民為本」的服務精神。 根據第16/2003號行政法規的相關規定,一站式發牌程序,適用於已落成建築物且具備適當使用准照的建築物單位內開設的飲食/飲料場所的發牌申請。按照第16/96/M號法令所指的第四組及第五組同類場所分別為: 1. 第四組場所指以提供飲料為基本業務並可提供簡單膳食之場所,例如咖啡室、冰室及茶館等;2. 第五組場所指提供膳食服務,但其設施及設備不符合對餐廳級別所定之要求,而只符合法例所定的最低要求之場所,例如粥麵店及飯店等。 加快發牌速度 減低開業成本一站式發牌程序的服務形式具有以下特點: 1) 提供清晰的資訊及工程技術協助-以《指南》、示範單位及短片等方式詳細介紹相關的資訊,並通過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與申請人的「技術會議」,解答工程方面較複雜的技術問題,使申請人清晰各項申請細則及技術要求。 2) 以服務機構統一辦理整個程序——經申請人授權,作為一站式服務機構的民政總署將協助辦理一切所需的手續,包括代向其他部門申領所需文件,例如申請物業登記報告、使用准照鑑證本、圖則、工程准照、電力裝置的臨時營運准照等,以及通知申請人各項程序的進度和所需作出的配合,省卻申請人往來其他部門辦理各項手續的時間,及更清楚程序的開展情況。 3) 加快發牌速度以減低開業的成本——若申請人在指定時間內交齊各項符合標準的文件,不計施工期在內,由申請日起計到取得牌照的總時間不超過60 個工作日。同時在不影響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及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可發給臨時牌照,使申請人的飲食場所能盡快開業經營,減低經濟損失。 4) 增加發牌程序的彈性——當發牌程序因任何原因中止後,若在規定期間內且具備條件,可申請恢復已中止的發牌程序。

27/12/2017
2017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