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僑領聚首澳門

共商「一帶一路」發展

「2017海外僑領『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昨(13)日上午10時在悅蓉莊酒店宴會廳開幕,行政長官代表、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萬立駿,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等出席。 陳海帆致辭時稱,澳門是一個多元文化並存、不同種族及社群和諧共處地方。長久以來,世界各國不少歸僑在澳門生活、工作,成為澳門社會重要社群,對社會發展貢獻良多。在對外文化交往和經濟貿易中,歸僑更肩負橋樑角色,搭建起澳門與世界的交流平台,開拓了澳門的發展空間。今天,祖國規劃「一帶一路」宏偉藍圖,相信澳門以至世界各地的華僑一定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陳海帆續稱,特區政府已草擬《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初步建議,策劃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期望華僑華人將繼續發揮團結合作的力量,為「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 高峰論壇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澳門歸僑總會聯合舉辦,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00人與會。僑聯主席萬立駿表示,希望港澳同胞以更寬廣的視野和胸懷,充分把握「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充分放大和提升港澳地理位置優越、資本雄厚、管理經驗豐富等優勢,將自身發展與「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機結合,為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促進港澳與內地交流、深化融入國家總體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歸僑總會會長劉藝良表示,論壇邀請來自香港、澳門以及世界各地的海外僑領、專家學者出席,共同探討新時期的「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希望助力經濟創新發展。

14/11/2017
14781

瑰寶《漢文文書》

見證中外關係史

《漢文文書》這批檔案是清代的官方中文文書,主要形成於18世紀中葉以迄19世紀中葉,即在中國清代乾隆初期到道光朝未期。其主體是澳門同知(明清時期官名,為知府的副職,正五品,因事而設,每府設一至二人,無定員,負責分掌地方鹽、糧、捕盜、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軍籍、撫綏民夷等事務)、香山知縣及縣丞等地方官員在行使中國對澳門管治權的過程中,與澳門議事會理事官之間文書往來所形成的地方衙門檔案。 《漢文文書》檔案體現中國對澳門擁有領土和統治主權,對澳葡當局管治範圍的規定和限制;亦有澳葡當局給中國官憲關於各方面問題的呈稟和覆件;更有反映當時澳門的社會狀況、人民生活、城市建設和商業貿易因而產生的各種賬目、信劄(關係密切者間往來信劄較公開言論更能反映書者真情實感,既具史料價值,又具藝術價值, 歷來受到藏家重視)、契約、合同等,反映當年在葡萄牙租居澳門的特殊情況下,清葡雙方的公務往來文書。 這批檔案如實地反映出當時的澳門在世界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作為中國對外貿易和交往的樞紐口岸,通過航運和其他交往,聯繫著英、法、俄、美、瑞典、荷蘭、丹麥、西班牙、日本、朝鮮、越南、文萊、菲律賓等諸國,成為洋船聚散之處,東西文化交匯中心。這批檔案與澳門檔案館館藏的澳門議事會(LealSenado,俗稱:市政廳)檔案全宗有著密切關係,是研究澳門歷史以至中外關係史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14/11/2017
14567

陳海帆就施政方針繼續接見社團

交換行政法制建設民生事務意見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在辯論明年施政方針政策前繼續接見本澳社團,日前與轄下部門領導,先後接見民眾建澳聯盟及江門同鄉會,與兩團體的負責人會面,就公共行政改革、法律制度建設及民生事務等議題交換意見。 兩團體代表分別對行政法務施政範疇在推進電子政務發展、設定非政權性市政機構職能、加強跨部門協調、優化一站式服務流程、修訂公職法律制度,以及提升立法效率和重整街市等方面提出意見及建議。 陳海帆司長感謝兩團體一直對行政法務領域的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剛結束的第六屆立法會選舉工作順利完成,實有賴各團體的積極參與及協助。行政法務領域會堅持「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繼續致力改善公共服務質素、提升立法效率,以及優化民生事務。未來一年,將繼續跟進設立符合《基本法》 的非政權性市政機構的工作,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民生服務;亦會持續推出更多與民生相關的便民措施和網上服務申請;進一步簡化飲食牌照審批流程,加強審批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智慧城市建設和大數據的應用,加快推進電子政務的發展,並開展相關的立法工作;繼續與各團體合作舉辦更多普法識法的工作;按序推進公職法律制度的改革,為人員向上流動創造條件;持續完善集中立法統籌機制,回應社會發展的訴求;加強與社區團體的緊密聯繫和合作,為改善社區環境衛生和改善市政服務共同作出努力。

13/11/2017
36970

團體調查青年對明年施政期望

交通問題連續兩年列首位

行政長官將於明(14)日發表下一年度《施政報告》,社會各界普遍關注明年的施政重點。街坊總會青委青年政策小組前天(周六)在街總大樓舉行「澳門青年對2018年施政報告的期望」問卷調查結果發布會。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青年認為政府於2018年施政的首五個重點工作範疇依次為交通(63.9%),醫療(63%),房屋(58.4%),社保及福利政策(46.4%)及文化教育(46.3%)。當中,交通問題連續兩年位列「青年最期望政府施政重點」首位。 研究小組對這次調查中青年最關注的交通、房屋、醫療和文化四方面提出建議。研究小組認為,交通問題 連續兩年位列青年最期望施政重點首位,證明交通問題 未被妥善解決,及至「水深火熱」階段。建議優化巴士路線,推進電召的士,加快落實輕軌以及盡快處理殭屍車及水浸車,還公共泊車位於民。 房屋政策方面,研究小組建議從增加公屋供應量及打擊炒賣行為兩個層面施政;醫療方面,建議政府加快醫療設備建設,並在明年啟動醫護人員培訓,應付社會對醫護需求,以及為未來離島醫院綜合設施的落成作準備。文化方面,研究小組認為近年國家有多項惠澳政策出台,建議政府繼續加強提升青年競爭力及擴展國際視野,讓青年能及早了解及提升自我。 街坊總會青委青年政策小組和澳門街區青年協會時事關注小組,於上月21日進行「澳門青年對2018年施政報告的期望」問卷,在全澳各區採用街坊總會電子問卷調查系統,街頭抽樣訪問1,086名18至45歲澳門青

13/11/2017
3845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