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疫情爆發以來,本澳外籍家傭供不應求,困擾不少家庭。議員黃潔貞建議,可從本地吸納家政助理員以解燃眉之急,例如可在未來帶津培訓中加入家政的內容課程,讓失業人士、中年婦女及有意從事家政行業的居民,可透過培訓及配對入行。另一方面政府可從薪酬上補貼僱員,以增加本地僱員投身家政市場的吸引力;但長遠而言,仍需考慮制定疫下特定外籍僱員輸入政策,以解決本澳「家傭荒」。
議員李良汪關注公共行政改革諮詢委員會的委員任期已屆滿,至今仍未有委任或續任成員,導致委員會未能依法運作。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回應指,在公共行政改革諮詢委員會的任期於2020年到期後,特區政府認為應根據行政改革工作的實際需要,重新檢視委員會的組成方式,待重組方案完成後,再重新委任委員會的成員。
昨(5)日為清明節正日,一眾孝子賢孫趁假期攜帶鮮花祭品拜祭先人,不少市民攜老扶幼出動,新西洋墳場昨日早上一度出現人潮。有市民稱今年比去年人多,墳場內路窄擠逼差點「冇位企」,亦有市民直言,雖然今年經濟較差,但仍然有現金分享「補幫」,故祭品方面不會節省,希望疫情盡快結束,經濟好轉,人人有工開。
在前(4)日立法會全體大會上,議員黃潔貞關注減廢回收工作的進展。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回應稱,「源頭減廢」是特區政府環保政策方針,當局在短期目標內已實施限制提供塑膠、訂立建築廢料管理制度等這些透過經濟手段「源頭減廢」的政策。
兩海坊會常務副會長朱浩源期望政府加快落實廚餘處理設備資助計劃,資助更多具條件設置廚餘處理設備的機構購置設備,同時進一步提高廚餘回收處理能力,包括落實建造大型廚餘集中處理中心,持續增加廚餘回收處理量,不斷加強環保工作。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將於後(8)日公布2022/2023學年幼兒首次入學正取生錄取名單。倘子女獲學校錄取為正取生,家長必須於後日至4月10日在專題網頁確認入讀一所學校。正取生的家長於網上確認子女入讀的學校後,4月14日或之前按擬入讀學校通知的日期,前往學校並出示首次入學二維碼或子女的身份證等文件辦理入學手續。
澳門博監局早前公布3月份當地博彩收入約36.72億元(澳門幣,下同),按年大跌逾五成。花旗近日發表報告指,因應疫情變化,將今年全年賭收預測下調至1,050億澳門元,較此前預測調低約24%,金額僅相當於疫情爆發前2019年的36%,報告又預期,澳門會在8月份重新競投賭牌。
統計暨普查局日前公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總體失業率為3.3%,本地居民失業率為4.3%,較上一期增加0.1個百分點,再次刷新2009年以來新高,失業人數較上期增加400人,來到12,800人,反映本澳失業問題愈趨嚴峻。勞工局昨(5)日發出新聞稿表示,一直密切關注本澳的就業情況,2020年至2022年第一季,透過各種的就業配對和支援措施共協助本地居民8,255人次成功就業,目前可進行配對的職位空缺有4,486個。截至今年2月底,外地僱員人數減少28,096人。
澳門青年博彩從業員協會關注有酒店正式公告其「衛星娛樂場」結束博彩業務營運,並有傳聞指有其他「衛星場」在短期內亦會陸續結束經營。青博協表示,除了擔憂承批公司對相關員工的轉移面對一定壓力,有關博彩從業員未來就業情況也充滿變數,希望企業履行合約精神和社會責任之餘,當局也應為受影響員工以及承批公司提供支援和跟進,好讓企業和從業員工都能順利過渡。
英皇娛樂場將停止營運,加劇社會憂慮澳門失業率會進一步增加,街坊總會會長吳小麗表示關注,期望有關部門做好職業配對工作,減輕事件對居民帶來的影響,又指出政府須加強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結合帶津培訓計劃促進就業人士轉行,以及提供恰當的心理輔導服務,強化心理韌性維護居民的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