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具有脆弱、稀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一旦發生嚴重事故,文化遺產可能受到永久性的損毀,以致無法修復。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不少國家開始對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處理,利用數字技術工具來保留、保護各種各樣的文化遺產。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綜合服務中心」 現時已有16個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進駐,設有84個服務視窗,提供897 項「一站式」服務,為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創業、就業、學習及生活提供便利,去年全年受理各類業務達64.7萬單。
兩批由中山企業進口的藥品前(16)日在中山港外運碼頭順利通關,標誌著中山市藥品進口口岸正式啟用。 中山市委副書記陳文鋒表示,中山將以藥品進口口岸設立為契機,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謀劃推進「三區建設」,即謀劃建設粵港生物醫藥合作創新區,「澳門藥批+中山製造」合作區,港澳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醫療器械註冊人「跨境委託生產銷售」示範區,努力將中山市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物流高地和生物醫藥製造大市。
隨著各地陸續公布首季經濟數據,大灣區「9+2」城市當中,除澳門尚未公布相關數字外,其餘十個灣區城市首季表現已出爐。因受第五波疫情嚴重影響,香港首季GDP按年跌4%,表現最差,雖然其餘九個灣區內地城市首季經濟都有正增長,但增速也無可避免於疫情下受壓,尤其是3月一度要停工停市的深圳,首季GDP只增2%。
為推進經濟適度多元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特區政府現正構建新的《人才引進制度》。政府在2021年11月10日至12月24日期間,就《人才引進制度》展開為期45天的公開咨詢,共舉辦了四場咨詢會,透過社團、公眾、組織、新聞媒體、網絡民意等渠道,廣泛收集社會各界意見及建議,諮詢期內一共收集931份意見,對所收集的意見進行歸納統計,整理出合共5,405條意見及建議。而《人才引進制度》諮詢總結報告於5月5日公布。
議員梁孫旭受訪時表示,澳門確實有建立人才引進制度的必要性,政府現時正朝著四大新產業發展,但卻缺乏產業的領軍人物和高級專業人才,認為有必要引入人才,並借助他們的技術、經驗及市場網絡,帶動和支持本地產業及行業發展。過去政府亦有輸入專業外僱,但這些外僱並沒有承擔起帶教培育本地人的責任,因此政府在引入人才的同時,亦需考慮他們對本地人的教化作用,並發揮他們的帶教作用,培養本地人才,從人才方面配合和推動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政策的落實。
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受訪時指出,縱觀全球發展形勢日趨複雜,未來幾年將是世界各國社會經濟變革的重要時期。面對此發展背景,不單是澳門、灣區,全球各個國家皆通過政策和社會力量以凝聚世界各地高層級創新人才。因此他認為推出《人才引進制度》不單是一份作業,更是一把至關重要的「鎖匙」,其承擔著澳門能否打開適度多元大門,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因此政府未來要回答市民的重要課題首先是在經濟低迷之時,新的人才引進政策能否為澳門增強或保持國際競爭力;其次,澳門人才引進在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發展目標;其三是人才本土化戰略。
上星期,本澳及周邊地區出現持續時間長、強度大的降雨情況,無論政府、居民及商戶都嚴陣以待。
由於3月以來內地多個城市出現疫情,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5月7日發生的路氹酒店雙屍命案告破,34歲趙姓內地男疑兇昨(17)日上午在湖南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