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體系見成效

居民防災意識增

澳門在2017年8月遭受超級颱風「天鴿」吹襲,所引發的風暴潮淹浸本澳大部分地區,市面受到嚴重破壞,小城滿目瘡痍,造成十人死亡,244人受傷,經濟損失高達125億元。經歷「天鴿」一疫後,特區政府痛定思痛,保安當局從硬件及軟件上均不斷優化本澳民防系統;而事隔一年後,本澳再次遭受超強颱風「山竹」吹襲,特區政府及時作出系列的應對措施,盡最大努力保障了市民的生命及財產,得到社會普遍認同。近年來當局持續在民防體系上也不斷作出完善,無論在防災建設、大型演習、裝備升級購置,以及在防災宣教和相關政策制定方面均不遺餘力,令本澳市民能安居樂業。 每年5月至6月澳門便進入颱風季節,根據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預測,今年約有五至八個熱帶氣旋影響本澳,為未雨綢繆,當局於本月9日舉行「2021年民防架構會議」,保安司司長、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聯同警察總局局長梁文昌及各個民防架構成員代表出席。 黃少澤在會上表示,自2017年以來,特區政府對整個防災減災系統開展全面檢視,並按照行政長官指示,以及根據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組建議,持續革新及推進各項民防工作,不斷優化民防體系,添置應急救災裝備,使預防與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得到明顯的增強。 官民合力 民防更高效黃少澤回顧過去一年民防工作,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是制定和頒布第11/2020號法律《民防法律制度》,而為加深社會各界了解新法制和體系的運作模式,以及自身的義務和責任,保安當局於去年9月初開始加強推廣新法的宣傳工作,透過多元化方式進行宣傳,警察總局亦於3月29日正式開展民防志願者公開招募,引導民間力量與政府形成合力,促進本澳民防工作達至更高效的災害事故預防及應對效果。 與此同時,保安司轄下部隊及部門之間、同時持續聯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推動制定不同類型突發事件的應急工作計劃,並組織了「可疑人物闖入校園」演練,以強化師生的應對意識和能力。同時,為有效應對疫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聯同民防行動中心亦於本年3月17日進行了「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演習」,以強化各部門在疫情防控的溝通及聯動,並讓市民了解有關防控方案,以便好地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措施。 「水晶魚2021 」演習本周六舉行 為協助本澳民防工作的宣傳教育、災後援助及復原、警察總局現正公開招募民防志願者,名額80名,年齡介乎18至55歲,具服務熱忱的本澳居民可報名參與,為本澳民防工作的宣傳教育、災後援助及復原提供協助。所有獲接納人士均需參與培訓課程並通過考核,方能成為民防志願者,引導民間力量與政府形成合力,促進本澳民防工作達至更高效的災害事故預防及應對效果。 黃少澤又稱,隨著氣候持續變化,出現頻密和嚴重自然災害的風險逐年增加,去年10月下旬和今年2月中旬形成的颱風,明顯有別於一般規律,故民防架構成員必須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為更好地應對本年風季來臨,本周六(24日) 將舉辦「水晶魚2021 」實地颱風演習,並繼續邀請市民參與,提升他們對「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的認知。

21/04/2021
12082

李良汪:加強防災意識

制定整體民防規劃

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澳門自經歷2017年8月超強颱風「天鴿」正面吹襲後,當局亦深刻吸取了教訓,近年所開展的民防工作無論在硬件及軟件上均取得一定成效。首先在軟件上包括社區宣傳、大型演習及配套設施等,尤其是在演習方面,今年將是連續第四年開展「水晶魚 」實地颱風演習,且近年演習亦加入市民參與部分,令尤其是居住在內港低窪地區的居民對於防風及避險意識進一步提高。 應重宣傳教育工作 李良汪稱,希望未來在警察總局轄下的民防協調中心能進一步著重宣傳教育工作,尤其是需持續加強預防意識及措施;同時亦需制定整體民防規劃工作,除了現行的制度法律及相關協調實體以外,相關的硬件設施、以至整個規劃藍圖亦應包括在規劃中。他亦提出,在救災物資管理方面亦需要加強完善,因根據過往經驗有出現救援物資分布不均情況,冀日後當有如「天鴿」、「山竹」般超強颱風再出現時,無論是居民的預防意識、後續的災後支援以及教援物資等都能同步到位。 民防志願者應擴大功能 當局目前正開展民防志願者的公開招募工作,李良汪指出,有關計劃的招募名額僅為80人,若要在真正災害來臨時,相信未必能起到明顯作用,但亦相信在某程度上能起到一定宣傳意識作用;同時亦希望此80人的團隊經當區培訓後,除了能幫助災後善後支援工作以外,於平常日子亦對對他們身邊朋輩起到輻射影響宣傳作用,成為與居民間的一道宣教橋樑,令該團隊的作用更具體。李良汪稱,據知政府轄下不少部門亦有組成各自的民防志願者團隊,因此亦建議有關當局內部能有清晰協調體系以及完善有關人員登記制度,從而避免人員重複登記及資源重疊等情影,影響日後災後工作。

21/04/2021
8135

葛萬金:加快建擋潮閘進度

早日公布「做」抑或「唔做」

經歷兩場超級颱風吹襲,令當局明白需要增加硬件設施。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的確,自經「天鴿」吹襲後,特區政府本身的防災意識明顯提高,尤其是保安司屬下的執法部門,購置不少民防防禦工具,亦在本澳不同區域安裝警報系統,如水深尺、監察鏡頭和揚聲器等,有關的工作是非常足夠,亦得到社會普遍認同。 內港擋潮閘建設一直備受關注。葛萬金稱,其實當局目前已在有關地區設防水旱閘、擋水牆及儲水箱等,加強岸線的防洪作用;但上述設施對於「天鴿」、「山竹」般等級颱風來襲時,基本上「做唔到嘢」。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表示,近期已收到內港擋潮閘工程仿真驗證總結報告,政府分析需時,對於是否興建內港擋潮閘仍未有結論,會盡快公布結果。 葛萬金冀有關當局能加快進度,早日公布有關結果,「做」抑或「唔做」,或是以甚麼方案來做,都需要向公眾盡早交代公布,亦能同時給予居民信心。 防災減災知識編入課程 葛萬金稱,雖然目前當局每年均有舉行颱風演習,但認為對於喚起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是仍未足夠。 他指出,其實在國外一些國家或地區對於防災減災知識,是有編撰在正規課程中,且校方亦會恆常安排防災演習;因此建議保安當局未來或可與本澳各中小學制定相關聯防課程,培養他們自小便有防災意識,並將有關知識和意識帶到社區,藉此提高全民防災意識。 雖然自「天鴿」、「山竹」後,本澳近兩年均未有遭受超強颱風吹襲,但政府當局以及居民不要因此而鬆懈,需持續做好預防的恆常工作,居民亦要時刻保持警覺性,因所有預防工作永遠勝於後期補救,這樣才能對居民的性命財產提供最大保障。

21/04/2021
15169

消費優惠嚴防趁機哄抬物價

特區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優化方案,以「政府補貼、消費立減、全民受惠」為原則,參照去年消費卡模式,持永久性及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所有年齡層居民每人獲發 5,000 元啟動金及元立減額,將於下月開始至今年12月為登記期,並預計於今年6月至12月推行,使用期為期半年。 「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新方案公布後引起社會熱議,絕大部分市民及輿論對方案表示認同,認為可以提振本地經濟,但同時要求望政府要做好物價監管工作,防止出現哄抬物價現象,避免經濟援助措施帶來物價不合理上升情況。 政府最初宣布推出「電子消費立減優恵計劃」後,市民反應認為「先消費後優惠」無助基層民眾紓緩生活壓力,更憂慮計劃推出後商舖藉機加價,提升物價令市民未受其惠先受其害。市民更關注「電子消費立減優恵計劃」伴隨而來引發的加價、要求政府要先行監管物價,打擊不合理加價情況,由此可見市民最擔心是「計劃」未實施,不良商戶已率先加價,進一步加重市民負擔,各界大聲疾呼要求政府首先要監管物價,防止不良商戶「靜雞雞」加價。 猶記得去年中政府為振興經濟保就業紓民困而推出消費補助計劃,未實施前市民已發現超市有不少貨品加價,部分貨品加幅以倍計,引起社會嘩然,雖然澳門消費者委員會接到投訴後馬上採取行動,但超市商戶辯解是貼錯價錢牌,或將責任推卸到員工做事大意,加上消委會沒有處罸權,只能勸籲超市商戶改正。因此,政府宣布推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立即引起市民關注不良超市商戶趁機加價牟取暴利。事實上,近日已有社團收到居民反映,部分商品已出現加價,更有居民留意到有商戶在一星期內連續兩次上調價格。 面對居民擔憂,政府需從源頭著手,監管民生物品成本價及中間環節的變化,密切留意市場物價, 慎防不良商家趁機哄抬價格,一旦發現商戶不尋常加價,或無理持續加價的情況,應採取嚴格執罰措施,甚至主動公布不良商戶名單,並將其排除在消費優惠計劃外,以遏止不良營商風氣,鼓勵商戶與居民雙向互利互惠,共同渡過目前經濟困難。

21/04/2021
10153

生雞蛋加奶製品易成細菌溫床

醫生指孕婦兒童尤應注意風險

市政署於日前接獲衛生局通報一宗懷疑集體胃腸炎不適事件,懷疑是進食含生雞蛋沙律醬導致腸胃炎。在坊間,不少茶餐廳以太陽蛋和滑蛋作為主打菜式,有茶餐廳負責人表示,除了會選擇可靠和有信譽的生雞蛋貨源,打蛋之前亦會做好清洗工作,確保細菌不會留在食物上面。不少市民均偏好半熟的「太陽蛋」,不擔心衛生問題。有醫生則建議,未經煮熟食物存在一定風險,尤其小朋友及孕婦不宜進食。 【本報記者梁佩茵報道】 據衛生局通報,是次集體胃腸炎事件涉及13名患者,分別來自六個用膳群組,先後於17日中午及晚上在氹仔木鐸街萬友美食用餐,期間進食了麵包伴自製沙律醬(含雞蛋)及燴飯等食品;患者於當天晚上起,陸續出現腹痛、腹瀉、發熱、嘔吐等症狀。經衛生局流行病學調查,根據進食記錄、潛伏期和症狀,事件較大可能由細菌性病原體引起。個案當中可能涉及進食含生雞蛋成分的沙律醬製品。 有茶餐廳稱會嚴格把關 一間茶餐廳負責人蘇小姐昨日受訪時表示,留意到坊間不時有因為進食未熟雞蛋而引致食物中毒的新聞報道,為此她曾經報讀過市政署的食品管理課程,亦有做功課了解如何處理雞蛋,包括在打蛋前用清水先泡浸兩分鐘;烹煮雞蛋時亦會留意雞蛋煮熟的溫度有沒有達到75攝氏度。另外,她正準備購入專門清洗雞蛋殼的清潔劑。 蘇小姐又表示,不少年輕客人多喜愛食太陽蛋和滑蛋,至於老人家和有小孩的家庭則會因為安全問題,指定要熟蛋。 另一間茶餐廳負責人馬小姐則表示,偶有客人會關注雞蛋的來源,她指會通過長期與可靠的批發商合作,購入安全和有品質保證的雞蛋。她平時會建議懷孕的客人宜選擇全熟蛋進食。 市民不太擔心衛生問題 有市民表示,平常在外用膳時會比較放心選擇半生熟的「太陽蛋」,不會因為上述事件而太擔心,因經常食用也沒有出現問題。袁小姐稱,個人比較喜歡半生熟雞蛋配麵食,她本人不太擔心有衛生問題,會繼續食用半生熟蛋。 孫女士稱,一向不喜歡食「太陽蛋」,只會食炒蛋或烚蛋,純粹口味問題,但無聽聞身邊有朋友因食用未熟雞蛋而不適,也不會所有種類的食物都要煮熟才食。 天氣濕暖食物須謹慎處理 工聯工人醫療所副主任許璇珊醫生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未煮熟的食物一定存在風險,食物中含有的細菌量會視乎烹調時的溫度,儲存時的溫度及時間而有所不同,建議孕婦及兒童不宜進食未經煮熟的食物。她又指,若未經煮熟的雞蛋加上奶類製品會更易成為細菌的溫床,感染可能會更加嚴重,市民要留意。 加上現時天氣逐漸回暖,南方天氣較為潮濕,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容易在冷藏食品中滋生,餐廳需要特別謹慎去儲存食物,在傳送食物的過程中也是重要環節。隨著本澳溫度漸高,她呼籲市民在室內存放食物時不宜太久,冷藏食物宜徹底加熱或煮熟方可進食。

21/04/2021
1548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