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現時約有24萬輛機動車輛,然而截至2021 年2月28日,全澳僅有1,501 輛為電動車,包括輕型汽車1,129 輛,重型汽車180 輛,重型摩托車144輛,輕型摩托車48 輛,數量不足整體1%,意見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充電椿及相關配套設備不足,建議當局制定及提供合適和相應政策,做好相關配套設備,加強環保車的使用和推廣普及,加大環保車輛在澳門的比率。 環保是全球趨勢,低碳更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方向。群力智庫常務理事梁彥邦持續關注本澳空氣質素改善、減少車輛尾氣排放及電動環保車的推動情況,發現本澳家用電動車的充電椿及配套數量少,導致居民購買電動車意欲不高,電動車在本澳數量無法推高,阻礙了本澳空氣素質的持續改善。 電動車解決空氣污染 他稱,近年來,國內外的電動車發展漸趨成熟,因此,不少國家和地區紛紛推動電動車的使用,用以解決空氣污染問題,澳門也不例外。除了制定《電動車輛充電設施安全技術指引》,亦根據澳門特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在公共停車場及街道車位安裝了200個公共充電車位,以鼓勵及推動本澳居民使用電動車輛。 但他指出,雖然近年電動車的價格下調,型號及
【本報記者梁啟迪】兩名無業男子先後墮入「男子按摩」騙局,被誘用「點數卡」付款,合共被騙近70,000元。司警接報展開調查,未有人被捕。 兩名男事主分別29和30歲,本澳居民。案情指,30歲事主上月透過手機通訊軟件認識一名「男子」,對方聲稱可提供按摩服務,每次收費500元。本月1日下午,兩人相約在氹仔見面,見面前「按摩師」要求事主按指示到便利店購買「點數卡」,並留下聯絡電話號碼。 聲稱「衛星定位」監察事主位置 事主隨後接獲一名操普通話男子來電,先後以不同藉口要求事主支付「保險金」和「手續費」等,事主不虞有詐,前後合共14次購買總值72,400元「點數卡」,並拍攝序號及密碼上傳。騙徒見「水魚」上釣,便繼續「撳住砌」,惟事主已散盡家財,無錢之下便拒絕再付款。 對方隨即聲稱已安裝「衛星定位」,知道事主位置,如不繼續付款便會對其家人不利。此時事主才懷疑自己受騙,遂報警求助,損失72,400 元。 另一宗同類案件事主29歲,上月31日晚上網時認識一男子「按摩師」,可提供按摩服務,便按指示到便利店購買500元「點數卡」並拍攝序號及密碼上傳,並應約到高士德某大廈外等候服務時,接獲對方電話,要求多買10,000元「點數卡」。事主認為自己已受騙,拒絕後報警求助,損失500 元。 司警發布一宗男子按摩騙局案件,有事主損失逾70,000元。 (梁啟迪攝)
【本報記者梁啟迪】一名台灣外僱涉嫌伙同一本澳男子訛稱可替內地人辦理「商務簽證」來澳,騙取六人逾40萬港元,但「商務簽證」月頭追到月尾都無結果,最後事主拉扯兩名騙徒到司警局報警處理。 兩名被捕男子均30歲, 任職公關,分別姓廖及姓陳;涉詐騙送交檢察院處理。六名被騙男子均為內地人。案情指,其中一事主上月初來澳賭博期間認識台灣外僱廖某,廖知悉事主經常來澳,於是聲稱可協助其辦理「商務簽證」。事主信以為真,聯同五名內地朋友,共支付逾40萬港元現金給廖某「辦證」。 互相推搪 事主起疑 一星期後,事主追問「辦證」進度,廖某先後以不同藉口拖延,同時指部分訂金已交給陳某。一直拖延至上月31日,事主要求退款,成功取回12.7萬元。惟廖某聲稱,其餘款項已交給陳某。 事主認為事有蹺蹊,日前帶同廖某及陳某日前到司警局報案處理,報稱損失28萬多元。陳某承認犯案,並指已在賭博中輸掉部分騙款。而廖某則表示自己只稱把騙款交給陳某,拒絕透露其他詳情。警方正追查騙款下落。 司警正調查六名內地居民被騙逾40萬元案。 (資料圖片)
交通事務局計劃於5月8日推出全面網約驗車,所有送檢車輛必須提前至少一天網上預約。交通諮詢委員會「簡化手續及交通安全小組」基本認同實施全面網約檢驗車輛、接收SMS短訊通知綜合登記、取消網繳行車稅後的郵寄稅圈服務、駕駛實習電子登錄程序及駕考中心使用費徵收的優化工作。另外,當局表示,為著讓市民熟習相關安排,5月8日至16日臨時保留現場輪候配額;5月17 日起只接受網約驗車,取消現場輪候配額。 交通諮詢委員會「簡化手續及交通安全小組」本月初舉行工作會議,由小組召集人辜文達及副召集人歐嘉輝主持。會上局方介紹繼早前推出以親臨方式登記「接收短訊通知綜合登記服務」後,將於4月30日推出網上登記。 一經成功登記,可接收車輛及駕駛執照相關的訊息,包括提示定期車輛檢驗期等。關於上述定檢期的提示,除已印在行車稅圈外,巿民可透過本局網頁、微信公眾號及交通資訊站App 查詢。 而就行車稅圈方面,局方提出擬明年取消網繳行車稅後的郵寄稅圈服務,市民屆時仍可透過自助服務機列印稅圈,或者選擇親臨指定地點繳納相關稅款。委員認同有關構想並提議考慮取消稅圈,取而代之透過電子化方式和服務分別讓執法部門及巿民查詢行車稅事宜。 局方亦介紹了早前實施的駕駛實習電子登錄程序及駕考中心使用費徵收的優化工作,改為以電子方式紀錄學習時間,方便教、學雙方查詢及調整教學計劃;而駕考中心已安裝車牌識別閘機,自動記錄教練車進出中心的時間;局方已停止銷售「印花」,並改以月結方式徵收場地使用費,委員認同相關工作並建議進一步優化重型車教考場的閘機設備。 交諮會召開工作會議,討論車輛及駕駛教考工作。(交通事務局提供圖片)
就疫情開始至今澳門人對科技的接受程度明顯提升,對外賣平台行業發展有利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本澳經濟,社會上下都在想方設法促進經濟復蘇,期望早日擺脫低迷。
隨著世界各國疫苗接種進度良好,繼續有國家陸 續宣布推行「 疫苗護照 」計劃。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 (7)日發布通知,在內地港澳同胞,可憑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內地醫保參保憑證免費接種疫苗,保障政策與內地居民一致。衛生局昨日則表示,當局正分析如何跟進和銜接本澳居民在其他地方接種疫苗的資訊。
特區《公報》昨(7)日刊登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 委任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為醫務委員會成員及主席,以替代前衛生局局長李展潤,直至被替代者的任期屆滿為止,批示自今年4月1日起生效。
新冠病毒應變協調中心昨 (7)日宣布,由明(9)日上午10時起,衛生局將開放第三階段其餘兩類人士預約接種疫苗,包括在澳就讀外地學生以及依法獲許在澳門經常逗留的非本澳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