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陽天地托兒所新址於前(15)日舉行開幕儀式,剪綵儀式由太陽城集團行政總裁兼董事周焯華、澳門社會保障基金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容光耀、澳門社會工作局研究及規劃廳廳長鄧潔芳、澳門社會服務中心理事長崔寶峰、澳門海峽女企業家協會會長陳慧玲及小太陽天地行政機關成員李小慧主禮,並有多名嘉賓共同出席見證。 為了創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小太陽天地托兒所於今年進行了擴充校舍工作,現搬遷至澳門商業大馬路23-63號湖畔名門地下A座,新址面積超過40,000平方英尺,預計可服務人數將增加至近400人,完善的教育配套將可協助幼兒身心多元化發展。 剪綵儀式後,一眾嘉賓及家長分別參觀了新校舍的環境,包括幼兒課室、蒙特梭利教室、兒童遊樂區等,深入了解托兒所的日常運作。 多元化互動式教學啟發潛能小太陽天地托兒所自2014年設立至今,教育宗旨主張多元化和互動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國際知名的蒙特梭利教學法,培養兒童主動地以感官探索方式來認識周遭的環境,啟發潛能,通過體感訓練、藝術啟蒙、主題課堂等多種方式促使幼兒的認知發展。小太陽天地托兒所擁有優質的教育團隊,所有教職員均具備豐富教學經驗及專業資格,並聘用操流利英語或普通話的外籍專業保育人員,以提升幼兒學習兩文三語的能力。同時,小太陽天地托兒所亦高度重視幼兒的衛生健康,參照營養師指引編訂餐單,嚴格管理托兒所的膳食安全。 配合本澳家庭需要為父母提供支持小太陽天地托兒所將繼續秉持教育宗旨,致力培育幼兒身心健康與平衡發展,為孩子打造一個快樂童年,滿足幼兒身心的優質成長,並積極配合本澳家庭需要,為父母提供幼兒照顧的協助和支持。
由藝嘉國際有限公司主辦的「第42屆婚紗婚宴美容珠寶展」於上周五(14日)起一連三日在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舉行,至昨(16)日圓滿結束。 開幕儀式上周五舉行,出席嘉賓包括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會長宋曉冬、旅遊局商務旅遊及活動處代處長崔韋淇,以及漁人碼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陳美儀等。 主辦方指出,是次展覽面積及規模比往屆減小,主要原因為疫情影響下,外地參展商未能參加婚宴展,例如過往深受新人歡迎的多家台灣地區及韓國婚拍展商,本屆未能出席參展甚為可惜,另外,對於本地參展商,由於疫情措施管制下,過去大半年客人婚禮活動無奈取消,所以大部分展商表示疫情期間都為零收入,故也希望政府在婚慶行業上的疫情補助或參展資助上更好的幫助同業齊渡經濟衰落期。 是次婚宴展展位超過80個,雲集多間酒店、婚慶公司、婚紗禮服、婚車等公司,同場舉辦「第24屆精叻BB及兒童用品展」,匯集本澳母嬰用品、兒童用品、早教學堂、BB護理、兒童歡樂世界等各類型攤位,同時邀請各孕幼兒婦科專家共同分享嬰幼兒與育兒知識。 藝嘉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何嘉靜表示,BB及兒童用品展攤位將近200個,大會參展品牌來自澳門、香港以及台灣等,參展商總數目與往屆相比錄得持平,而本澳參展商數量錄得多屆之首,較往屆多增30%,疫情令澳門居民減少出外旅遊,有助增加展覽人流。
市政署計劃利用氹仔市中心四幅面積共約1.9萬平方米的閒置地,建設倡導節約環保的「車胎公園」。此舉卻引來坊間不同聲音,有意見認為相關地段內有俗稱「紗廠」的紡織廠原址,政府應該重視其歷史文化價值並保護相關建築。也有意見認為,相關紡織廠廠房已破爛不堪,未必有條件改造保留,但如市民認為有保留價值,則應先讓文化部門進行評定。 市政署日前宣布將在氹仔市中心閒置地上建造「車胎公園」。這座規劃中的公園面積與氹仔中央公園相若,北鄰廣東大馬路,東臨布拉干薩街,南面是沙維斯街,西面緊貼南新花園,與鄰近的中央公園、花城公園功能互補。消息一出,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認為增加區內戶外休憩空間,是利民之舉。 但也有市民在社交網站發表意見,並引述氹仔歷史書籍記載,指簡稱「紗廠」的「澳門紡織有限公司」廠房位於上址。該廠不但是於上世紀60年代啟用,且在70年代出版的書籍中,更提及紡織業十分重要,甚至為興建澳氹大橋的原因之一。同時,看向廠房建築群,斜面屋頂及天窗而更具特色,甚至認為廣闊的工廠空間更可提供不同的室內活動場地,如廣州「紅磚廠」及台北「華山」和「松山」文創區。 社團:存留應由歷史專家判斷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梁鴻細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有關紡織廠房現已破爛不堪,如想保留亦未必有條件改造。 他指,曾有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就該紡織廠,詢問市政署能否保留一至二間作為文物予以保護。惟當局回覆指出,如若保留一至二間廠房作用並不大,且會影響整個車胎公園的布局。 梁鴻細稱,贊成市政署的判斷,相信該紡織廠應該是要進行拆卸。假如市民認為真的具有保留價值,則應讓歷史專家判斷,是否具有有歷史價值或一些歷史故事,否則沒必要保留。 學者:建築物價值需文物評定澳門文遺研創協會副會長龐朝暉受訪時表示,現時網上對於車胎公園和紡織紗廠存在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每一個建築物都有自身的歷史價值,但是否具有價值則需要進行評定文物程序,方可得悉。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可先進行有關評估,「有好多我哋認為的高度歷史價值建築物,其實並未納入評定程序」,現在市民有聲音和意見,當局應先進行評估,再作決定。
市政署計劃將氹仔市中心四幅面積共約1.9萬平方米的閒置土地,建設成以推動環保為理念,參考國外的車胎公園作設計元素,配置大量休閒配套設施的休憩空間,適合各年齡層市民使用。市政署預計於明年第一季施工,整個工程預算約3,000萬元。 市政署上周五(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市政建設廳代廳長李華苞,設計處代處長鄭軍海、高級技術員鄧淑妍及梁可婷等介紹車胎公園計劃。他們表示,當局計劃利用鄰近中央公園的四幅共1.9萬平方米的閒置土地,以近年國外流行的車胎公園作主題的休憩空間,以倡導節約環保的同時,為氹仔增添一個多功能的休憩空間,與中央公園及花城公園達至功能互補。 車胎公園位於氹仔廣東大馬路、布拉干薩街及沙維斯街之間的BT地段。是次計劃由市政署與環保局合作,挑選條件合適的車胎,經消毒及打磨後,重製成各類型休閒設施,同時因應閒置土地地形作設計,適合親子使用的施設包括車胎樂園、草地、山丘等;運動性較強的場地設有滑板場、籃球場、跑步徑及小童滑板車道等各個區域,適合不同年齡層提供動靜皆宜的互動遊樂空間。 李華苞表示,車胎公園為臨時休憩區,公園規劃的構思源於回應社會對善用閒置土地的訴求,同時改善社區設施。李華苞指不敢斷言公園為永久性設施,但相信會長使間使用,並保持定期維護。 她又稱,臨時車胎公園仍在規劃中,預計在明年第一季進行施工,整個工程預算約3,000萬元,並補充指公園的設計理念以環保節約為發想,以車胎為主的原料為回收材料,較為節省費用。
如果失業能比就業領到更多的錢,你還願意回上班嗎?美國新一輪紓困計劃仍在卡關之中,原因在於過去美國政府已花了太多的錢,特朗普想要花一點,但民主黨及民眾不答應。民主黨不用對邦預算負責,自然是可以慷他人之慨;對民眾言,疫情沒有好轉,經濟沒有復蘇,領到的補助變少了,飯要吃,孩子要養,怎麼辦? 美國政府推出的失業補助計劃到上月31日結束,民主共和兩黨仍然未就新一輪紓困達成共識。在野的民主黨開出一份總額達3.2萬億美元的《英雄法案》 ,當中保留了每周600美元的失業補助;共和黨掌握的參議院則通過了一份總額一萬美元的 《治癒法案》 ,計劃將600美元補助減至400美元,由聯邦政府出300美元,州政府出剩下100的美元。兩黨經過多次談判,未能在國會休會前將2.2萬億美元的差距縮小,特朗普必須以行政命令方式延長紓困,失業補助暫時降至400美元。 因此,8月第一周美國申領失業補助人口首次低於100萬人,不是經濟復蘇了,而是大家覺得應該要去找工作了。其實,如果以加州的最低時薪計算,每周600元已經比一個全職工作者的最低周薪要高出不少。 並不是說人們一定寧願偷懶而不願意去找工作,而是確實有不少人,在疫情發生後可支配所得增加了,要交的稅、應該付出的勞力卻更少了。譬如政府的薪資補貼,不會計算你原本應該領到多薪水;譬如公司企業允許你在家工作,薪水照領,過去要花費的交通、住宿及外食的成本卻都下來了,甚至有些工作還會更加輕鬆。這些人與其他沒那麼幸運,沒有辦法在家工作、領不到政府補貼的人一樣,仍然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其實,全世界大撒幣紓困的政府不只美國,而如何在有效紓困及確保民眾的就業積極性方面取得平衡,卻是每個政府共通的難題。失業補助金太過慷慨,失業率降不下去,想要營業的企業就請不到人,整體經濟要邁向復蘇就更加困難,失業補助金太低,民眾無法度過難關,企業同樣開不了工,更多人可能上街示威,左右為難。 民主黨眾院領袖佩洛西說, 「我們有道德義務共和黨達成共識」 ,這個 「道德義務」指的或許不是公平或合理,而是一個交代。特別是在選戰進入倒數100天的此刻。至於美國經濟如何恢復,就是選戰以後的事。
本澳位處珠江出海口沿岸,而且較多岩石和淺灘,是不少海豚生活棲息之所,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本澳沿岸時常發現海豚屍體,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昨(16)日上午,竹灣海灘有一條海豚屍體沖上灘面,經市政署鑑定為成年中華白海豚,並將作火化處理。 市政署昨日上午接獲海關通報,於竹灣海灘對開海面發現一條海豚屍體,即時安排人員到現場跟進。經檢查和初步測量後,鑑定該海豚為雄性成年中華白海豚,體長2.45米,發現時體表皮膚部分脫落,屍體開始發脹,未見外傷,估計擱淺前已死亡,隨海水漂流至沿岸。 由於屍體已開始腐爛,市政署按動物屍體發現個案流程並基於衛生考慮將屍體作火化處理。市政署呼籲,市民如發現海豚擱淺個案,請即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7676通知相關人員到場處理。 海豚屍體頻現或因污染 自去(2019)年中以來,本澳水域先後發現五條海豚屍體,其中四條為中華白海豚。去年6月29日,一條海豚屍體被沖上黑沙海灘,數日後的7月3日,氹仔海洋花園對開海面又發現海豚屍體,兩者均證實為中華白海豚。無獨有偶,今年5月中旬,本澳沿岸水域連續兩日發現海豚屍體,分別位於路環譚公廟對開石灘以及東方明珠對開海面,其中一條經鑑定為中華白海豚。 在多次的海豚屍體發現事件中,有不少估計在擱淺前已死亡,隨海水漂流至沿岸,當局並未公布確切死因。澳門海洋學會會長何偉添此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海豚死亡除了老死或病死,亦可能與環境污染和海水質量有關。
為推動業主做好樓宇日常管理及維修工作,房屋局前(15)日舉辦「樓宇管理推廣日2020專題講座」,邀請法律專家與機電工程師,向逾百名大廈管理機關代表講解《分層建築物共同部分的管理法律制度》,以及大廈公共電力裝置的定期保養及家居用電安全。 出席講座的房屋局局長山禮度致辭表示,房屋局重視樓宇管理工作,並積極向業主提供技術輔助,亦會委託調查團隊,即日起進行樓宇管理調查,了解業主參與樓宇管理的情況。同時,亦透過《樓宇維修基金》綜合計劃,鼓勵大廈業主積極參與樓宇管理事務,以及樓宇共同部分的維修工作。 截至今年7月31日,透過《樓宇維修基金》資助成立的管理機關,以及進行樓宇檢測、維修工程的個案達4,300多宗,資助金額共四億3,000多萬元;而透過房屋局協助成立並仍然有效運作的管理機關則有400個。
澳門柬澳商貿促進會日前假濠璟酒店舉行「柬埔寨與澳門中小企經貿座談會旅遊圖片展」,會長楊啟豐冀可發揮積極作用,引領廣大青年尤其企業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致力推動澳門企業與柬埔寨交流促進多贏。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澳門中聯辦警務聯絡部處長許咏昶等出席。 楊啟豐表示,柬澳商貿促進會打造一個良好平台,為澳門企業提供有關柬埔寨第一手資訊,共享商機和發展潛力。去年中柬雙邊貿易總額為44.35億美元,內地、澳門投資者到柬埔寨主要投資製衣、製藥、建築、房地產、旅遊及金融等領域。柬埔寨近年發展較快,政局穩定,國企和民企到柬埔寨投資日漸增多,中資企業合共5,000多家,主要投資在能源、基礎建設、貿易、農業和工業等方面,但港澳台企業就不太多。 柬埔寨吸引外資的法規政策進取務實,並提供一系列投資激勵措施,包括投資企業獲利後免徵三年公司利潤稅、免稅期最長可達八年、不實行外匯管制、允許企業獨資等政策,以期吸引更多外資進駐,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當地政府亦十分樂意為澳門企業投資柬埔寨提供支援,共同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工作。
澳門柬澳商貿促進會昨日(8月13日)舉行「柬埔寨與澳門中小企經貿座談會旅遊圖片展」。該會會長楊啟豐冀可發揮積極作用,引領廣大青年尤其企業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正在北京的行政長官賀一誠昨(13)日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等會見,雙方就加強澳門與內地金融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另外,賀一誠一行又與國家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會面,雙方就澳門供水安全與建設交換意見。 與易綱行長會面期間,行政長官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澳門最新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澳門特區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紓緩各行各業困境、協助市民渡過難關的經濟援助措施。 行政長官表示,隨着疫情持續趨緩,中央逐步恢復赴澳門的自由行簽註,將有助促進澳門經濟復蘇。然而,澳門產業結構單一,未來要與珠海攜手合作開發橫琴,致力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加深珠澳合作開發橫琴行政長官又表示,今年一月份以來,一直與廣東省政府就橫琴開發進行深入探討。橫琴開發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一個站,也是澳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個起點,他希望中國人民銀行在政策上支持。 易綱行長認同雙方需要進一步加深合作,共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為澳門發展開拓空間、注入新動力。他表示,未來將會繼續認真研究和落實支持開發橫琴的有關政策。 感謝內地保澳供水安全昨日特區政府代表團又與國家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會面,行政長官感謝中央一直在供水方面給予澳門的大力支持,尤其在澳門受鹹潮影響最困難時輸水壓鹹。供澳原水來之不易,強調會做好節省水資源工作,並在本澳新城區發展時要把中水(再生水)系統建設好。 對於如何長遠解決內港低窪地區水浸問題,行政長官認為要從根本上作出考慮,先做好防潮閘是否能確實解決問題的論證,希望水利部在技術上給予意見。鄂竟平部長回應表示,水利部關注澳門低窪地區水浸問題,將一如既往協助澳門,尤其是工程團隊可以和澳方一起全力以赴,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