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舉辦金融情報交流會

分享金融情報 提升反洗黑錢防範

洗黑錢活動及違法融資信息,無疑對金融經濟體系破壞甚大。為提升大灣區金融機構對跨境清洗黑錢違法犯罪活動的防範能力,粵港澳三地日前就金融情報及可疑情況舉行線上交流,共同探討合作可行方案。 為有效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有關完善跨境反洗黑錢,及反恐怖融資信息交流機制的措施,本澳金融情報辦公室分別與內地及香港的金融情報組織——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及香港聯合財富情報組,定期進行雙邊會議。 為進一步加強內地、香港特區與澳門特區三地金融情報組織,就反清洗黑錢方面的跨境交流與合作,金融情報辦公室主任朱婉儀、副主任馮婉琪、職務主管陳嘉善及黃敏盈等一行五人於去年12月23日前往珠海,聯合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代表,與香港聯合財富情報組進行線上交流會。 加強三地監管提升灣區金融違法防範 本次交流會內容主要圍繞涉及三地的跨境可疑交易個案及相關犯罪威脅的趨勢發展等作經驗分享,亦積極探討三地金融情報組織加強合作的可行方案,以及跨境資金流動情況與澳門的反清洗黑錢及反恐融資政策分享。透過是次線上及面對面的溝通,除了加深三地金融情報組織相互了解涉及三地的可疑交易情況,更有助加強三地於反清洗黑錢及反恐怖融資監管方面的專項合作與交流,提升大灣區金融機構對跨境清洗黑錢違法犯罪活動的防範能力。 是次與會人士包括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主任苟文均、副主任郝向杰、副處長劉曉娜及中心其他代表,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副行長蘇贇及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反洗錢處處長李波等人員,以及香港聯合財富情報組主管警司梁靄琳、總督察王慧芝及高級督察譚明珠等代表。

08/01/2021
19229

偵查員洩露案件資料判刑一年 上訴判敗

中級法院:合法途徑電話截聽可作控罪證據

司法警察局一名刑事偵查員涉嫌利用職務上之便利,在沒有上級授權及同意下,透過翻看司警局博彩罪案調查處博彩罪案預防及調查科存放文件櫃內卷宗資料、進入設置於該科並屬該科工作人員使用之電腦系統、要求該局同事提供卷宗資料及影印本等方式,查閱及獲取與其工作範疇無關的刑事卷宗保密資料,並將資料提供予他人,不當洩露案件資料。檢察院提起控訴,在初級法院合議庭被裁定違「反司法保密」罪,判處一年實際徒刑。偵查員不服,向中級法院提出上訴,主要提出對其定罪的裁判使用了無效證據及量刑明顯過重。 進行電話截聽基於調查事實 中級法院合議庭審理裁定上訴理由不成立。中院裁決指出,關於電話截聽問題,如果在案卷中對黑社會犯罪進行調查時下令並進行電話截聽,即使在以後某個時間對某個可科處徒刑低於三年的犯罪行為提出指控,電話截聽仍然有效,以及如果沒有非法截取和錄音未經許可的電話截聽,則不存在禁用證據,電話截聽亦不會無效。本案被上訴裁判的事實判斷內提到的電話截聽,是根據司法警察局有關為調查事實而必須進行電話截聽的報告,經由刑事起訴法庭法官批示許可後進行。 關於定罪及量刑的問題,合議庭指出被上訴法院在對卷宗所有證據進行審查後才根據事實作出判決,鑒於已有的證據充分支持相關定罪,因此對違反司法保密罪的定罪正確,裁定上訴理由不成立。 司警局偵查員因洩案件資料被判刑一年不服上訴,中級法院裁定上訴理由不成立。(資料圖片)

08/01/2021
13658

司警再破四宗練功券騙案

四人報稱損失53萬人民幣

練功券騙案時有發生,司警近日再偵破四宗同類案件。事主報稱損失合共約53萬元人民幣,司警先後拘捕涉案四男子,並起出700多張面額1,000港元練功券。被捕四人涉嫌詐騙已送交檢察院處理。 四名涉案換錢黨皆為內地人士,分別姓李,27歲,組裝工人;姓曹,29歲,「換錢黨」;姓劉,28歲,廚師;姓張,30歲,無業;司警分別落案控以巨額詐騙或詐騙罪,各案已移送檢察院偵辦。案中四名內地事主包括三男一女,均30餘歲。 四換錢黨共被檢獲逾700張練功券 司警表示,本月5日凌晨,一名內地男賭客聯絡劉某,以86,200元人民幣兌換10萬港元,劉某按指示到新口岸某酒店大堂交易。賭客轉賬人民幣後,點鈔時發現全為練功券,立即截停劉某並報警,司警到場起出200張練功券。 本月3日,一名內地男子透過通訊軟件聯絡一男子曹某,要求將27萬元人民幣兌換港元。在路氹某賭場會面後,按對方指示轉賬27萬元人民幣,點鈔時發現只有底面兩張1,000港元是真鈔,其餘188張全為練功券。司警接報到場拘捕曹某。 其餘兩宗案件分別發生本月1日及2日,於路氹某酒店房間及賭場,一男一女兩名事主分別轉賬68,560元及10萬3,260元人民幣予張某及李某後,點鈔時發現被練功券所騙。司警到場拘捕兩名疑犯,再起出共386張練功券。 司警近日再偵破四宗涉練功券詐騙案,案中四位事主報稱損失53萬人民幣。(資料圖片)

08/01/2021
17526

新冠疫情影響 參與率下降

「氹仔市集」僅28人申請

今年第一期「氹仔市集」將於本月24日至6月14日,逢周日及公眾假期在氹仔消防局前地舉辦,市政署昨(6)日舉行攤位抽籤分配,受疫情及市道影響,申請人數大減,23個一般貨品區攤位僅28人申請,與最高峰時申請人超過100人,實有天淵之別。為獎勵去年第二期「氹仔市集」出席率超越90%的經營者,有四名申請者獲得優先參與是次市集,無需抽籤。 受疫情影響,「氹仔市集」去(2020)年一度停辦多個月,至去年中才恢復經營。市政署小販事務處處長甘志威受訪時稱,因應新冠疫情,去年3月起暫停舉辦「氹仔市集」,直至去年8月才恢復,故去年第二期沒有舉行抽籤,而是邀請第一期原先的攤位檔主繼續經營。基於澳門疫情緩和,市政署決定重開氹仔市集,昨日舉行抽籤分配活動,其中有四名獲邀參與者是在上一期市集經營率達到,而獲邀於新一期市集原位經營。 為期22周必要時可能停市今年申請攤位人士明顯比以往減少,甘志威稱,「氹仔市集」一向受旅客歡迎,最高峰期有100多人申請,2019年第二期市集有64人申請,去年第一期有40人申請,今年或受疫情影響致申請人士明顯減少。市政署會留意衛生局的防疫指引,隨時調整市集經營期,必要時有可能會暫停市集。 今年第一期「氹仔市集」為期22個星期,每逢周日上午11時至晚上8時營業,另外在下列公眾假期加開市集:

07/01/2021
24740

加深本澳大專生創業政策認識

大學生走訪灣區瞭解創業機遇

為加深本澳大專學生對粵港澳大灣區在支援青年創業政策方面的認識和了解,高等教育局早前舉辦創見機遇—創業參訪團,組織85名曾於或正在本澳及外地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大專學生前往大灣區城市參觀,並與進駐當地的企業代表交流,掌握灣區最新發展趨勢,以及了解創業成功之道。 參加者曾於或正在澳門、內地、香港、台灣地區、澳洲、英國及美國等地升學,分批前往澳門、中山、橫琴、深圳、東莞、惠州及廣州開展探索機遇之旅,行程包括參觀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中山火炬創新創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松山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及創匯谷-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其間,學生參加不同主題的座談會,了解各地在支援港澳居民創業的政策和措施,並與進駐當地的企業代表交流,瞭解大灣區各城市在青創方面的最新動向。 就讀於澳門理工學院的張同學表示,行程豐富,在參訪中感受到大灣區為港澳青年創業提供了沃土,同時讓其擴大了知識面以及結識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未來會抓緊發展機遇。就讀於澳門大學的謝同學表示,此行獲益良多,透過聽取青年創業者的經驗分享,有助其更好地規劃創業路向,增強創業信心。

07/01/2021
18133

培訓宣導多管齊下

勞工局冀提升職安健水平

為使各行各業享有安全健康工作環境,保障本澳從業員生命健康,勞工事務局積極透過各種培訓教育、宣傳推廣及巡查執法等手段,提升個人、企業,以至社區及市民大眾的職安健水平。當局亦持續完善相關職安法例規定,加上多渠道多平台的宣導,帶動本澳職安健文化發展。 勞工局表示,因應社會發展開設不同類型職安健培訓課程,近年推出《建築安全特定訓練計劃》,就是根據勞工局日常對建築工地巡查中被勒令停工或作出處罰的違規行為所涉及的工序而推出,為業界人士提供高空工作、密閉空間工作、起重機械檢查及安全操作等特定工序的職安健深化培訓。 VR互動提升學習體驗 針對酒店及飲食業工作意外屬多發性,當局自2018年7月推出《酒店及飲食業職安卡課程》,目的為全面普及有關從業員的職安健知識,至2020年底已培訓人;並與大專院校和專業團體合作開辦建築業和其他行業的安全管理證書課程,如助理建築安全督導員證書課程、建築安全督導員證書課程、職業安全健康主任證書課程等,培養職安健範疇的高階人才,提升業界安全水平。 為加強教學效能,當局近期在培訓中加入VR互動體驗和AR擴增實境等技術,提升學員的學習體驗,更好掌握課程內容;並推出課程E-learning網上學習系統,讓從業員和大眾市民不受地點和時間限制進行自主學習。此外,陸續推出各行業和工種的工作安全指引小冊子,為從業員提供便捷及簡單易明的安全資訊。 職安健宣導走入校園 勞工局指出,推廣職安健不應只限對各行業在職人士宣傳,更應將有關訊息散播到社會每一角落,因此會持續透過媒體、網絡平台等發布職安健訊息;走入社區舉辦大型推廣活動;走進校園向兒童和青少年進行教育,務求照顧社會上不同人士的需要,營造安全及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帶動本澳在職安健文化發展上獲得更理想的成果。

07/01/2021
2230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