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及中秋長假期將至,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副監事長蕭頌銘昨日接受傳媒訪問表示,預料黃金周餐飲業的生意額約為過往的40%至50%左右,因現時疫情未完全消退,如能達到預期已經算不錯。
今年提前上演、持續逾一個月的「2020澳門光影節─光影嘉年華」前天(26日)揭開序幕,至下月31日完結。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同國際社會開展交流合作,分享疫情資訊,開展科研合作,力所能及為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提供援助,為全球抗疫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中國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資訊,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資訊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引物探針序列資訊。國家衛生健康委彙編診療和防控方案並翻譯成三個語種,分享給全球180多個國家、十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參照使用。中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實地考察調研北京、成都、廣州、深圳和武漢等地一線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評價中國抗疫的努力和成效。 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中國迅速展開行動,力所能及地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包括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兩批共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向至少27個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等等。在防疫物資出口方面,單單3月1日至5月31日,中國向20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疫物資,其中,口罩706億隻,防護服3.4億套,呼吸機9.67萬台,檢測試劑盒2.25億人份,出口規模呈明顯增長態勢,有力支持了相關國家疫情防控。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因此,習近平主席還親自推動開展國際合作,同近50位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通話或見面,呼籲各方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加強雙多邊合作,支援國際組織發揮作用,攜手應對疫情挑戰。
昨(27)日適逢「世界旅遊日」,為響應此項全球性旅遊盛事,旅遊局舉辦傳統托盤比賽等活動,與市民和遊客一同慶祝。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北京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及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於首都北京主辦的「北京澳門周」系列推廣活動,前(26)日在北京開幕。
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聯合主辦以「『自變』應萬變:以數字重構產業未來」為題,探討中小微企和創業者如何面對疫情所催生的數字經濟變革,迎接疫情常態化。
「澳門發展銀行吉祥物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國內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外疫情仍然不斷擴散,形勢非常嚴峻。要想儘快在全球範圍內控制住疫情,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手段就是接種新冠疫苗。現在全球已經有將近200種新冠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而中國新冠疫苗研究一直都處於領先階段,有四種新冠疫苗已經進入了第三期臨床試驗,而且在9月22日舉行的的世界衛生組織例行發佈會上,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中國一些疫苗在現階段臨床試驗中已被證明有效。 除了加速疫苗研發之外,中國還積極推動疫苗出口工作。同樣在9月,阿聯酋宣布該國已「緊急批准」使用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並稱疫苗在第三期臨床試驗中被證明安全有效。這是世界上首次有外國批准使用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占秋早前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其他國家首次批准使用中國新冠疫苗,說明我國研發的疫苗在從實驗室走向正式被批准使用的過程中實現了巨大飛躍,這是中國疫苗被世界認可的質的變化。 目前,中國已有四款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新華社圖片)
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隨時面臨生與死的考驗,趨利避禍是人的本能。但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疫情「大敵」來臨之時挺身而出,在不同的崗位上用執著和堅守詮釋著「最美逆行」。 9月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為鍾南山頒發「共和國勳章」,為張伯禮、張定宇、陳薇頒發「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獎章。這是對抗疫英雄的嘉獎,亦是對奮鬥在防疫第一線的廣大醫務人員的崇高敬意,正是他們奮不顧身地同新冠病毒短兵相接,才為國家帶來了防疫勝利的希望。 此外,表彰大會上公佈的一些數字同樣引人矚目,10多天建成火神山、大規模改建16座方艙醫院、迅速開闢600多個集中隔離點。19個省區市對口幫扶除武漢以外的16個市州。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衝鋒陷陣。180萬名環衛工人起早貪黑。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在65萬個城鄉社區日夜值守。可以說,目前中國取得階段性抗疫成果的背後,離不開千千萬萬平凡人的默默奉獻,他們或許並不驚天動地,但他們始終戰鬥在戰疫一線,用實際行動為這場人民戰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抗疫英雄的精神固然值得學習,但堅守一線、慢慢付出的平凡人同樣值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