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至,仁慈堂向360戶低收入家庭送上「食物籃」,太陽城集團向每戶贈送一盒月餅,同賀中秋。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監事會主席李維仕、秘書長盧茜儀、財務主管賈約翰、托兒所校長馬韶漪、安老院長李錦雯等,與多名仁慈堂義工及30多名太陽城集團義工在場協助受助戶領取「食物籃」。 30 萬善款捐社服店派贈食物籃及月餅上周六(7日)在仁慈堂社服店舉行,太陽城集團行政總裁兼董事周焯華、公共及社會關係部高級副總裁李素茵同時代表集團送交30萬元善款,支票由飛安達代表接收,街總會長梁慶球、工聯總會副會長林香生等見證。 飛安達感謝稱,自社服店成立至今,太陽城集團連續七年給予大力支持,關注在職低收入家庭。 中秋節將至,太陽城集團向每戶家庭送上月餅,給予美好祝福,讓受助戶感到社會關愛。 期間,周焯華向飛安達了解社服店運作情況,強調太陽城集團會繼續支持社服店,讓派發「食物籃」活動恆常運作下去。集團成立至今,一直鼓勵員工多參與本澳各類社會慈善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奉獻愛心。
澳門順德杏壇同鄉會上周五(6日)舉行慶國慶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暨該會成立十周年聯歡晚宴,會長黃昇雄致辭稱,今年是雙慶年,在「一國兩制」的高度實踐下,澳門特區經濟發展一日千里,社會和諧穩定。澳門與順德位處大灣區核心區域,商貿往來日益頻繁。希望同人繼續發揮愛國愛澳愛鄉精神,為祖國、為澳門、為家鄉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理事長梁顯方作會務報告稱,該會成立以來不間斷組織旅澳鄉親回鄉考察,為推動兩地的緊密往來建立良好的溝通平台。還積極組織會員參與各類比賽,並組織參加每年一度的公益金百萬行及賑災工作等。未來將繼續舉辦各類型文康活動,回饋鄉親及廣大居民對該會多年來的支持。 晚宴假漁人碼頭會展中心宴會廳舉行,出席嘉賓包括順德區委常委謝順輝、區政協副主席黃燕霞、杏壇鎮人大主席康永忠率團到賀。社文司長辦主任葉炳權、澳門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盛剛、新聞局長陳致平、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等。
澳門大學舊址標誌性建築物之一「銀禧樓」,政府昔日分配給行政公職局用作公務員培訓中心,但五年過去至今,一直處於丟空狀態。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昨(8)日受訪時表示,經評估後,「銀禧樓」因電梯本身殘舊,通道亦有待完善,要花費不少成本才能使用,故過去數年間一直未投入使用。局方將會在今年底進行銀禧樓裝修工程招標工作,工期預計為一年多。
此前審計署審計報告批評行政公職局主導的公務員招聘程序問題多多,出現人員錯配、程序冗長、重複投考、浪費公帑等弊端,無法解決舊制度存在的不足。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8)日討論相關議題,出席的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表示,2017 年8 月生效的統一管理制度提高招聘效率,並會根據部門需求協調開考,節省時間成本。
由澳門青年傳媒協會主辦的「澳門傳媒年會2019 」昨(8)日下午假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是次活動以「數字時代下的媒體價值」作為主題,探討自媒體的興起為媒體行業帶來的價值,以及如何利用新科技提升自身價值及為行業帶來革新的應用。 澳門青年傳媒協會會長張燕青致辭時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上逐漸出現不少自媒體,亦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希望透過網絡成為「關鍵意見領袖」(又稱KOL)。她希望透過是次分享,助力開闊青年眼界,了解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拓展青年在傳媒行業的發展空間。 歡樂馬介休創辦人兼創作總監凌永豪受訪時表示,透過本次活動有機會與本地及內地不同類型的KOL交流心得,藉此了解兩地網紅生態的特色和差異。他舉例,在台灣不少YouTube網紅時常會互相交流與分享,若澳門亦能效法,相信有助提升本地網紅生態發展層次。凌永豪又認為,因應澳門發展市場較小,創作者必須「走出去」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條件,而此亦是最大的挑戰點。
「2019全澳長者運動日」昨(8)日在塔石體育館舉行,吸引逾2,000人次參與。現場設有多個康體項目、體質測試攤位、幸運大抽獎,以及多項體育表演助慶,參與長者樂在其中,現場氣氛熱鬧歡欣。 活動中長者參加多個康體項目,共同分享做運動樂趣,相互交流體育鍛煉心得,並為長者進行體質測試,讓他們了解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協助他們建立正確的運動觀念,將運動安排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養成「終身體育」的健康生活模式。 「2019全澳長者運動日」由體育局和澳門長者體育總會合辦,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和澳門理工學院長者書院協辦,希望宣揚「齊運動 健體魄」的大眾體育理念,鼓勵長者積極參與各式各樣有益身心的體育運動,豐富長者的餘暇生活,培養持續運動的健康習慣。
教青局將調整和優化2020/2021學年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措施,家長無需再列印「註冊憑條」,報名以及確認入讀均可在教青局網頁上進行,其後家長可以憑子女身份證明文件到學校辦理註冊手續。教青局學前暨小學教育處處長吳美琪昨(8)日受訪表示,新一期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於明年1月上旬開始,當局將增加不同渠道宣傳,家長亦可在網上報名參與說明會,了解中央登記措施安排。
由澳門教育發展研究學會主辦的第四屆網絡微課設計大賽昨(8)日舉行發布會,並於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徵集稿件。本次賽事以「澳門自然生態」為主題,澳門教育發展研究學會會長孔祥騫表示,希望更多人能從比賽中認識本澳自然生態,提醒社會關注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今年網絡微課設計大賽踏入第四屆,孔祥騫在發布會上指出,「微課」已是教學的新趨勢,在網絡上以短片形式傳達訊息和知識,比傳統教學更易接觸和吸收,受眾面更廣。參賽者可以透過搜集澳門自然生態和環保等知識,創作具啟發性及趣味性的一系列微課教學影片,讓公眾對相關主題與澳門城市有更深入了解。 本次賽事由澳門昆蟲學會協辦,會長梁志文昨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澳門社會應更加關心環境保育,以及保護生態多樣性。梁志文曾在青洲山上發現數個昆蟲新物種,他認為澳門具有生物多樣性和獨有性,無視生態保育是「抹殺未來的行為」,希望政府盡快採取行動保育青洲山。
第三屆「全腦之星」兒童腦力開發比賽於昨(8)日舉行澳門區準決賽。負責澳門賽區的主辦單位澳門腦科學與全腦教育研究學會表示,比賽從國家腦科學計劃及「一帶一路」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的戰略出發,通過各種創意有趣的項目,考察兒童的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推理能力以及計算能力等全腦綜合才能。 學會會長陳江受訪表示,全腦教育是通過開心、快樂的方式激發兒童本身具備的能力,而非通過「填鴨式」教授技能。 他又舉例指,有科學研究證明兒童在0-3歲學習語言會更快,認為有需要深化腦科學和全腦教育在澳門乃至全國的普及。 陳江續稱,澳門是第三年參與該項比賽,今年更走進校園、獲得六所學校支持,逾300位兒童參與海選,當中有90多人成功打入準決賽,勝出準決賽並且在全國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兒童將前往深圳參加總決賽。 在昨日比賽現場有眾多家長攜子女參賽,家長張小姐表示,家中3歲的孩子是通過學校推薦 參賽,認為比賽內容頗為簡單,所以讓孩子自由發揮「試試膽量」。平時她亦不會刻意對孩子進行全腦教育,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童年,不需承受過多壓力。同樣是學校推薦孩子參賽的家長梁先生則認為,只要不妨礙日常上課學習的情況,適當參與一些活動有助孩子增長見識。
「2019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上周五(6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召開,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會議上表示,澳門特區將繼續與泛珠各兄弟省區一道,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加快制度創新,協同發展、積極作為,推動泛珠區域合作不斷結出豐碩成果,再上新台階。會議談及泛珠「9+2 」各區過去及未來的發展機遇,以及澳門在當中的發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