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抗疫陷入「拉鋸戰」難免令市民感到身心俱疲,而且政府決定「相對靜止」狀態再延五日,有可能增大市民心理壓力。有關注市民心理健康的團體表示,雖然疫情以來暫未收到家暴救助個案,但建議市民在停工期間仍需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呼籲發生家庭磨擦時需保持冷靜情緒。同時,團體認為,政府在抗疫措施上更加清晰,會有助增強市民抗疫信心。
婦聯樂融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鄭德雄建議,市民在疫下更應該放鬆面對,給自己和家人更多空間及鼓勵。
工聯議員林倫偉、李靜儀、梁孫旭、李振宇期望政府盡快落實向居民發放普惠性經濟援助措施。
本澳疫情雖有好轉, 但社區傳播仍然存在,特區政府宣布延長「相對靜止」狀態五天至22日,同時宣布加碼100 億元推出新援助措施,進一步對企業與僱員提供支援。新的援助方案目前暫無細節公布,社會各界對此有所期待,政府也表示願意聆聽社會意見,推出更具針對性措施,精準援助最有需要幫助的人。
特區政府決定「相對靜止」措施再延五日,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認為,本澳採取「相對靜止」措施近一周以來,每日新增個案大幅回落,凸顯措施有效,包括工商界在內的廣大居民應積極支持及配合,使疫情盡快進入掃尾清零階段,早日實現「動態清零」的防疫目標,早日恢復社會的正常運作。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2022年財政年度預算案〉》,並建議送立法會以緊急程序審議。
全澳進入「相對靜止」狀態的翌日,雖近兩日確診數字稍有放緩,但全城仍處於停工停業的狀態,非維生場所停運,食肆亦只供外賣。防疫常態化,留家吃外賣已成日常。不少餐廳在抗疫期間紛紛推出優惠抗疫套餐,其中氹仔官也街有餐廳推出近日推出19元(澳門幣,下同)抗疫套餐,希望在疫下困難時期貢讓民眾用更便宜的價格品嚐「日常的味道」。 【本報記者郭善如報道】
本澳前日新增29例陽性個案,其中社會面新增僅有三宗,新增個案數量進一步下降。社會關注這些好轉跡象是否意味著疫情措施有望在本月18日後解除或放寬。對此,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昨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現時討論調整防疫措施還言之尚早,仍有兩個群組仍未找到關聯,顯示社會仍有隱形傳播,政府會持續研判疫情,根據全民核檢結果和社會面情況作綜合考慮。 【本報記者陳宇東、黃煒強、林嘉欣報道】
社工局表示,昨日已有四院舍六員工出環輪休。
巴黎人醫觀酒店出現感染情況,已有七人染疫。